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妨比照一下自己的行为:一个孩子都能做到的

(2011-11-05 10:49:17)
分类: 高球随笔
这是在刚结束几天的汇丰青少年总决赛中发生的一个真实故事,赛事裁判长和俺是很要好的朋友,在事后非常感慨地给俺描述了事情的整个过程,俺听完也是特有触动,不由得联想到在各类业余赛事活动中频频发生的一些弄虚作假、蔑视规则甚至肆意践踏高尔夫精神的行为,觉得很有必要把这个事摆出来说道说道。
 
赛事举办地在上海华凯高尔夫球会,事情发生在首轮的第15号洞,5杆洞,12岁的山东籍选手巩家豪开球后接着打第二杆,球落在球道右边靠近侧面水障碍区的长草区域(没有进入侧面水障碍区);走过去找球时,由于不能肯定长草中的那个球是不是自己的球,巩家豪按正确的规则程序申请辨认球,确认了是自己的球,便把球放回去打第三杆,这个洞以6杆结束,+1。
 
看起来没有任何问题,首轮结束,巩家豪的成绩是82杆,位居中等(总决赛不设淘汰线)。
 
戏剧性的故事发生在交计分卡一个小时以后。巩家豪自己主动找到赛事裁判长,表现得非常忐忑不安,呐呐地报告:裁判长,我今天做错了一件事情,如果不说出来的话我会心里很难受!
 
裁判长大吃一惊,细问之下才知道,原来巩家豪在15洞辨认球后把球放回去时,有意找了一个相对比较好打的球位,而不是准确地把球放回原来的位置!
 
巩家豪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但不知道该怎么处罚,交完计分卡后自己一直感觉不自在,先是向他父亲说了这个事,父亲也不知道这种做法按规则应该受到什么样的处罚,但很不客气地批评了他;然后,巩家豪自己又找了个借口,避开父亲悄悄跑去找裁判长,发生了上面的一幕。
 
把事情了解清楚后,裁判长只能非常遗憾、非常同情地告诉巩家豪:你这个情况要被DQ的啊!
 
当时,巩家豪大概还不太清楚裁判长这句说得比较委婉的“要被DQ”意味着什么,毕竟才12的孩子,脑筋不可能一下子转得那么快;等明白过来“要被DQ”实际就是“已经DQ”时,巩家豪的痛苦反应可想而知。
 
其后还陆续发生了很多细节,就不一一描述了;但有一个最值得描述的细节是:组委会(包括在场的中高协领导)问了这么一句:如果你知道向裁判长报告这个情况会被DQ的话,你还会这样做(主动报告)么?巩家豪没怎么犹豫,小声而羞怯地回答:我......还是会说的!
 
12岁,纯粹就是个孩子!
 
俺这么想:对于巩家豪在15号洞“占便宜”的错误行为已经用不着再去过多指责,不要说是这么个孩子,即便是我们参加各种赛事活动的“成年人”,包括一些地位不低或身价不菲或在特定的一亩三分地里动辄叱诧风云的“大佬”们,敢说个个都没干过类似的“错事”么?而干过类似“错事”的又有几个能有这样一个12岁孩子表现出来的感人勇气?更不用说那些不断被曝光的、存心弄虚作假的、逮着机会就舞弊的、置起码的脸面都不顾而公然挑战道德底线的可鄙行为了!
 
写到这里,忽然想起一次俺应邀执裁的业余比赛,一位平时看起来很是受人尊重的球友,在果岭外准备切杆时,因为球刚好落在一小块斑秃处,便悄悄地用杆头把球捅到一边;可能多少是有点“做贼心虚”吧,捅完后不自然地抬头左右看看,结果刚好发现俺就站在下一洞发球台附近,把他的小动作看了个清清楚楚!
 
说实在话,当时的情景下,俺这个“裁判长”比当事人自己都更觉得尴尬万分!——俺真的想不通:这又何必呢?难道多一杆少一杆真就比做人的尊严都要重要?
 
高尔夫精神的“诚信、自律”在一个12岁孩子的身上都能演绎到如此感人的地步,很值得俺们这些个做“长辈”的深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