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饶有趣味的规则教学球

分类: 高球随笔 |
球友王总身为北海搞协的掌门人,一直身体力行地积极响应俺在圈子里努力普及规则知识、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并利用各种机会在北海这一亩三分地上做了很多颇见成效的工作。
今天,王总特意又拉上俺,为卯足了劲和他叫板PK的张总、傅总现场督阵——教他们打“球场规则”。
王总打球有一大特点:发球台开出去的这一杆必须大吼一声,否则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俺给起了个名叫“狮子吼”。
问明白“狮子吼”原来不涉及到犯规后,这一杆便够直够远!
推杆也很有范,瞧这球路,直!
张、傅两位听说是“球场规则”,而且由俺现场执法,立马都显得特别紧张——这哥俩平时从来都是“流氓规则”的干活,基本就没玩过“球场规则”;本着“教育为主”的指导思想,王总很大度地给出了宽容政策:第一次犯规只纠正不罚杆,但如果是说过了的再犯,那就照罚不误!
三杆洞,张总开球下水,黄桩,水前抛球补救,打大,直接进了果岭右后侧的深芦苇区;打暂定,第5杆上果岭。
辛辛苦苦找到了第二个球。之前他通过俺的示范教学已经知道了,找到初始球时暂定球失效,便只好想办法对付这个初始球。
结果刚刚抛在芦苇丛边边上,还是没法攻果岭,只好往旁边拍了一杆,最后是6上2推,+5。
果岭上一律自己做Mark、自己摆线;虽然还很不习惯,但态度绝对的端正。
平时这活都是球童干的,猛不丁自己干还挺新鲜的......
这是海门球场后九洞的一大特色:沙道。不是沙坑障碍区,属于果岭通道,击球前可以杆头触地、碰沙;但球进了这里面可能比打沙坑更头疼!
虽然是“规则教学”,但他们三个人之间的局可一点也不含糊,开的盘口也不小,嘻嘻哈哈中一个个照样钉是钉、卯是卯,随时都可能派俺的活,一会得问问这么干行不行、一会又问问那个该怎么办,连找球的时间都得让俺给卡着——这可真成了他们的跟组裁判!
当然,既难得这几位有如此愿意学习规则的干劲,更难得王总如此一番良苦用心,这种“吹鼓”的活俺是非常乐意干的,也不管自己打得怎样了,全副精神为他们做服务。
这场“规则教学球”的效果很不错。
王总是已经习惯了俺“现场执法”的,倒没什么特别的反应;另两位老兄初尝“球场规则”滋味,回了场都仍难掩兴奋之情,还自己给总结了几点:
第一,“球场规则”并没有传说中那么复杂、难搞,再多学几场肯定就会了;
第二,“球场规则”其实很好玩,很有乐趣,比“流氓规则”也要人性多了;
第三,在球场上多“讲究些(规则礼仪)”的感觉很好,更像“打高尔夫”。
前一篇:一个有趣的案例:到底该谁先推?
后一篇:一个可能不太起眼的违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