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这个“局外者”:关于“事实”的说道
(2011-08-29 11:49:15)分类: 规则探讨 |
规则18-1
静止的球被局外者移动
如果静止的球被局外者移动,不罚杆,必须将球放置回原位。
注释:球是否被局外者移动是一个关于“事实”的问题,在运用本条规则时,必须已知或可以确认局外者移动了球,否则必须在球的现状下打球,如果找不到球,必须按照规则27-1(一杆加距离)进行处置。
定义 局外者
比洞赛中,“局外者”是指除球员和对手双方、双方的球童、双方的使用中球及双方装备以外的任何人员或物体。
比杆赛中,“局外者”是指除比赛者一方及其球童、使用中球和装备之外的任何人员或物体。
“局外者”还包括裁判员、记分员、观察员、观察球童;风和水都不是局外者。
下场时,“静止的球被局外者移动”并非鲜见,最容易遇到的“局外者”包括比杆赛的同组比赛者、在球场内干活的工人及猫、狗、鸡、鸭等家禽、动物、飞禽。
譬如,被同组的球友不小心踢动了球、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球被工人捡走了或被小狗叨跑了,没关系,都不罚杆,把球放回原位就是(捡走或叨跑了就换一个球)。
规则18-1不难理解,运用时最关键的一点,是必须“已知”或“可以确认”球被局外者移动,而不能“想当然”。
双子前几天遇到的一个情况比较有代表性:“我的开球几乎完美,小球飞跃左侧的沙坑,接着坡度弹回了球道,而且很好的躲开了右侧的那棵大树,可是不幸也就在此时不经意间发生了,到了球道上却没找到我的球,而发现了一只狗!几乎是第一时间所有的球童都说坏了,一定是被这只狗叼走了,它总是在这里,特别喜欢叼走客人的球......不幸中的万幸是找到了我的球,可是它现在却躺在灌木丛里”。
那只狗显然是不折不扣的“局外者”,如果能够“确认”双子的球是被狗叨到灌木丛去的,处置方法当然很简单,放回原位即可,不罚杆。
问题是怎么“确认”?
第一,亲眼看到小狗把球叨走——这个当然是最能“确认”的,没有任何问题。
第二,开完球后,先已经肯定地看到球静止在球道上(或其他位置),等走过去后却发现球不见了或跑到其他地方去了,从现场的情况来看只有一种可能:被狗叨走了。
和双子在电话中交流这个案例时,我特别问了一句:你开完球后看到球停在哪儿了么?说是只知道往球道方向飞过去了,但没有看到球的最后落点;我说那就还不能“确认”你的球是被小狗叨到灌木丛去的,因为也可能是球落地后弹起来蹦过去的,我的意见是只能在现状下打下一杆。
当然,如果真要做出更有说服力的裁决,还得在现场把周边所有的环境情况都弄清楚,看看除了被狗叨走外到底还有没有其他的可能;如果确实再没有其他可能,则也可以“确认”球被狗叨走的事实,倒不一定非得亲眼看到狗叨走球的过程。
这种情况和“确认”球是不是进入了水障碍区有类似之处,核心点在于是否“有充分的依据”。
我自己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开球左曲,飞向正好有几个工人在整理球道杂物的地方,同组的都看到我的球停在工人附近;等我们边聊边走到那儿时,不知什么时候那几个工人已经走开了,同时我的球也不见了——很显然是趁我们不注意把球捡起来揣口袋了——这个可以按“静止的球被局外者移动”来处理,再放一个球打。
还有一次,青秀山第11洞,5杆洞,第二杆越过一片山包上的树林,稍微有些右曲,按经验判断应该没什么问题,结果拐弯过去就是找不到球,也是刚好有工人在那边,问:刚才看到球没?阿姨猛摇头。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最大的可能应该就是被阿姨捡起来了,但这并不是唯一的可能,还有一种可能是从坡道上连滚带跳跑到某一片长草中去看不见了——这个球就只好当“遗失球”处理,回去重打了。
前一篇:现场案例:动不得的和上了树的
后一篇:双子的案例:“说了不算”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