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尔夫:宜疏不宜堵

(2011-08-10 20:46:18)
分类: 风尘白话

“高尔夫”被口诛笔伐已经很有一阵子了,近来更是愈演愈烈,大有不“打你个生活不能自理”誓不罢休之势;甚至个别一些起趁机起哄架秧、可能连“高尔夫”为何物都没弄明白却还自以为很“卫道”的,也在那扯着脖子神经兮兮地“呼吁”,说什么“有识之士”要“抵制高尔夫运动”......

 

曾听转悠到云南玩儿的博友“一天153洞”说起他去昆明某球场预约打球的故事,那过程简直和电影中的地下党接头差不多,可笑又可叹。

 

其实,一味对“高尔夫”抡大棒真没什么意思: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么!

 

莫不成真把那些所谓的“私生子”球场都给铲平了?可能么?

莫不成在全国来一道禁令从今往后一律不准打高尔夫了?可能么?

 

虽然俺自己也是地地道道的高尔夫爱好者之一,但也并不会简单否认中国的高尔夫运动确实存在很多“发展中的问题”,但也更不会简单认为就是现在被拎出来大批特批的那些面上的事;所有的“问题”其实都可以归结为一个问题:政府对高尔夫这项运动到底抱什么态度?

 

无非是三者居其一:或反对、或引导、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反对”显然是不可能的,至少是不会的——其他的“现实”都不用多说,一个理由便足矣:高尔夫“国家队”都已经鸣锣开张了,开什么国际玩笑?

 

“睁一眼闭一眼”其实正是过去相当长时间以来政府一种事实上的态度。

认真想一想,所谓的“非法用地”、“违令建设”、“超标用水”、“环境污染”等等,凡与高尔夫扯在一起的一切“罪名”或“过失”,哪一项脱得了政府有关部门的干系?哪一项不是这个“睁一眼闭一眼”产生的后果?

 

譬如,这个“假借××名义(公园、绿化、旅游、生态等)违法建设高尔夫球场”,没有政府相关部门的默许或支持是“假借”得了的么?高尔夫球场又不是什么微型玩具,动辄数千亩的东西摆在那,你政府部门的人未必就分辨不出是“公园”还是“球场”?

 

譬如,这个“违令建设”,以政府的力量,真要是“不批准”,谁有那么大胆量和能量建的了球场?在马路边摆个小摊子都可以因为“不批准”而赶的鸡飞狗跳,高尔夫球场这么个庞然大物还能跑得了你个卖切糕的?

 

譬如,这个“超标用水”,一大片城区的电闸都是说拉就拉,你一个球场的水阀我还管不了?说白了大家还不都是个哑巴吃馄炖,心中有数而已。

 

至于什么“滋生腐败”云云,则更是根本不值一驳的天下笑谈。

 

说来说去,只有“引导”才是正道。

如果堂堂正正、光明正大地把高尔夫运动的发展摆到桌面上来,多动点脑筋、多花点精力把“游戏规则”制定好,什么事不好在“规则”的框架下解决?

 

譬如说,类似于“工业用地”、“办公用地”、“商业用地”等性质的界定,明确制定“高尔夫用地”的相关条件,符合条件的就给,不符合条件的免谈,岂非大家都省事?

 

譬如说,像《建筑设计规范》对消防、限高、材料、环保等环节的规定一样,对涉及到高尔夫球场设计的方方面面也做出明确规定,形成相关的法律文件,则超不超标、环不环保之类还能成为“问题”?

 

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高尔夫”本不是什么十恶不赦的玩意,什么事本都有正反两面;一顿平常的饭都有可能会吃撑了或一不小心吃出毛病来,更何况“高尔夫”?

 

但愿经过这一次的“折腾”之后,中国的高尔夫真能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中国历史上“把婴儿和洗澡水一起倒掉”的傻事没少干,相信“高尔夫”这回应能逃此一劫——毕竟现在已经是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