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球上树:不可打之球的处置细节
(2011-07-09 20:16:51)
标签:
休闲 |
分类: 规则探讨 |
“不可打之球”有两种情况,一是真的没法打,二是很难打,“硬打”可能会吃大亏。
按规则,“宣布不可打”之后,罚1杆,有三种补救方法,可以任选其一:
(1)回到上一杆的地方打下一杆。
(2)在球停点两杆范围内抛球打下一杆。
(3)在球停点与球洞连线往后无限延长线上抛球打下一杆。
小白球上树的情况虽然不多见,但并不是没有——今天在场上就刚巧又遇到了一次,处置的过程很有趣,对如何更好的理解“宣布不可打”很有学习意义。
三杆洞,球友W开球,“高尔夫”加严重左拉,高高飞起来,打上了球道左边几十码开外的一颗大树——我们都看见了球飞向大树的过程。
W跑到树下观察了一阵后,说要宣布不可打,准备在树下两杆范围抛球——说完还挺得意地问我:怎么样?我这个规则用得可以吧?
我说:很可以啊!不过,你得先在树上找到和确认你自己的球之后才能抛球!
W的脸色立刻晴转阴,很不解:为什么?
我知道W对规则是比较有学习的,便问他:你的“两杆范围”是不是应该以球的投影点为参考?
W:对啊!
我:那你的球投影点在哪里?总得先找到你的球才能确定投影点吧?
W:……球不是在树上么?都看到了的!
我:首先呢,你的球现在是不是在树上还不能完全确认,因为也可能穿过树枝了,总之必须是“眼见为实”,好比明明看到球砸在球道正中,你要是不把球找出来就只能算“遗失球”;其次呢,即使是你的球在树上,也得确认球的具体位置才能找投影点不是?谁知道球在树上的哪个地方?你怎么确定球的投影点?
W点点头,觉得我说得对,但又犯愁了:这这么找?难道要爬上去找?
我:能爬上去当然更好!
又开玩笑加了一句:你今天带了望远镜没?
W也不吭气,开始围着树转圈,看那架势还真想爬上去!
几圈转下来,W不转了,伸出双手顶在树干部位外加蹬直两腿————我赶紧喊住W:你想干啥?
W嘿嘿一笑:我把球摇下来!就不信不在上面!
我:这个倒是没问题,不过你要是真把球摇下来了,还得多罚一杆噢!
W又纳闷了:?
我:静止的球被移动啊!我告诉你,要是你不先宣布不可打就直接去摇树,把球摇下来了罚1杆不说,还得再把球放回原位,不然就得罚2杆!
这下W没招了:那你说怎么办?
我:你可以回发球台打啊,也是罚1杆,不过就用不着找树上的球了!
在旁边围着看热闹的球童忽然有人开口了:站在球车上找行不行?
咦?我大乐:你这小子聪明!怎么不行?搭楼梯都行!
那球童二话没说就把球车开过来,真的爬到了球车顶上,在茂密的树枝中一阵扒拉,真把球给找出来了!
W接过球童扔下来的球,乐得合不拢嘴:这下可以了吧?
我也觉得好玩:可以是可以了,本来还是要多罚一杆的,不过看在这小子这么聪明、这么辛苦的份上,这一杆就免了!
W还没来得及发问,平时就和我很熟的球童已经自己反应过来了:是因为我刚才拿球时没有放Mark吧?!
我大乐,一拍球童的肩膀:你小子确实是不错啊!
后来,W又想起一个细节问我:要是一开始没找球就直接抛球了怎么罚?
我说:那就是“在错误的地方打球”,罚2杆,因为你不是在法定的(规则允许的)地方抛球——如果没有找到球就直接抛球打下一杆,相当于是选择了“一杆加距离”,必须回到上一杆的地方抛球打(在发球台可以架球),在树底下抛球就是错误的地方。
这个现场发生的故事告诉我们,宣布不可打之后,如果不是选择罚1杆回上一杆的地方打下一杆,就必须先找到初始球,不能随便抛球。
再看一个平时更为常见的例子。
A在球道上打第二杆,相克,飞进球道右边的一大堆灌木丛中;A看了一阵,知道没法去灌木丛中打,便宣布不可打,在靠近灌木丛外面的球道附近抛球打了下一杆。
A的这种处置方法同样属于“在错误的地方打球”,罚2杆。
为什么?因为A既没有在初始球停点的两杆范围抛球——因为他根本就没有去确认初始球的停点,也没有在“一杆加距离”的地方(球道上打上一杆的地方)抛球。
正确的做法是:A必须先到灌木丛中找到并确认自己的球,然后在初始球停点两杆范围抛球,或在初始球停点与球洞的连线往后无限延长线上抛球——即便明明看见球确实是进到了灌木丛中,这个找球和辨认球的程序也不能省去,和上面说的小白球上树一个道理。
可能有人会问:如果那堆灌木丛根本就不可能钻进去找球怎么办?那就只能选择“宣布不可打”之后的第一种方法补救:罚1杆,回到球道上打上一杆的地方抛球打下一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