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规则学习的“难”与“不难”

(2009-07-09 14:28:17)
标签:

休闲

分类: 规则探讨

我们业余爱好者学习高尔夫规则真的就有那么难么?为什么很多球友一提起规则问题就摇头,总认为“太复杂”?

个人认为,对规则的学习可以说“难”也可以说“不难”:第一,看在认识上采取什么态度;第二,看是按照什么样的要求。

难:如果在潜意识中本来就对规则问题抱一种无所谓的态度,认为打球就打球,又不是什么职业运动员,没有必要搞得那么复杂,则面对规则问题肯定会觉得“难”、“烦人”。

有一次,偶然的机会和一位已经打了好几年球的老同学见面,第一次一起下场,见他几乎就没有什么“规则”意识,特别是抛球,从来都是随便那么一丢,不顺眼时再大大方方地踢上几脚或拨拉几下弄个“好”位置;我问他:你平时打球都是这样子的啊?老同学竟然还一脸不解:咳!怎么啦?不就是玩玩么?看到我在一些困难球位辛辛苦苦地救球,老同学还站在一边颇不以为然地揶揄:累不累啊!不行就拿出来打啦!

对规则的学习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按“裁判”的水平要求,二是解决下了场能够“自律”的需要。按第一种要求当然“难”,甚至“很难”——还得看是达到什么级别的裁判水平要求。但对于我们这些业余爱好者来说,这种做法显然就没什么必要,也用不着去花那种很专门的功夫,除非确实个人兴趣很大。

不难:如果在思想上能把规则本身视为我们平时打球的一个必然组成部分,愿意做规则学习的有心人,也愿意在规则问题上主动“脱盲”,愿意知道在球场上如何按规则进行自律,则至少不是那么太难。

高尔夫规则总共也就是34个大的条款,看来看去,真正和我们平时打球关系密切的其实还没有那么多——像规则4(关于球杆的规定)、规则5(关于球的规定)、规则6(关于球员)、规则9(关于已打杆数的信息)、规则规则29、30、31、32(关于各种比赛形式)、规则33(关于委员会的责任和权力)、规则34(关于争议和裁决)这些条款(包括那些“附属规则”),我们业余爱好者看不看其实都无所谓的;对于剩下的24条,只要稍微认真去花点功夫,再结合平时下场的实际情况体会,主要的意思都并不是很难理解,其中还有不少的二级条款也可以不去管他(如人工装置之类)。

倒是有一个情况始终觉得无法理解:我们国内高球界怎么一直就不能翻译出一本适合于普通爱好者阅读的中文版规则?毕竟,能顺利阅读英文版规则的球友恐怕比单差点还少,我身边就有很多想认真看看规则的球友,都是苦于找不到能读的“本本”。

弄来弄去,目前能在市面上看得到的,好像也就是黄民隆编著的那本《高尔夫规则图解注释》比较多,但那个“本本”不仅翻译的内容本身就有不少问题(我曾多次怀疑:不知道这哥们自己打不打球),其遣词造句更是晦涩无比,整个就不像正儿八经的中文,难怪看了的人都说“难”,恐怕真就没几个人能耐着性子读下去。

李今亮老师的《下场学规则》倒是很不错,作为普及性读物可读性很强;但一则其依据已经“落伍”——还是基于04版规则;二则我个人认为这本书的编排还是有一个较大的缺陷:既不是按规则条款的顺序来阐述,也没有在书中各种应用规则的场合明确指出对应于第几条、第几款,平时看看还行,实际用起来则很不顺,很不容易对照。

我们国内高球界那么人才济济的,未必真的就翻译不出一本能看、能用的中文版规则?我自己好几次都有一种冲动,真想一咬牙花上十天半月的功夫,搞出一本真正适合于我们业余爱好者使用的、读起来并不那么费劲的“山寨版”规则——再想想又怕被人笑话,作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