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分享:博友们瞧瞧是否有些道理
(2009-07-06 10:57:30)
标签:
休闲 |
分类: 高球随笔 |
多年形成的习惯了,入睡前总得抓点什么东西看看才能安心;顺手一捞,是韩国人裴勇写的那本《精彩高尔夫》,瞌睡兮兮的也不想费神琢磨什么“技术问题”,便专门翻看一些好玩的夹叙夹议文字。
这一看,又发现裴勇这哥们说的很多话真的很有点意思,特地摘录几段和博友们分享。
平均杆选手就是指平均成绩在90杆左右的选手。大概有80%的高尔夫爱好者是平均杆选手,也就是说,爱好者中有90%以上的人打出的平均成绩在90-100杆之间。
哈哈,终于找准了俺自己的定位:也就是个平均杆高尔夫业余爱好者,还没有本事混入极少数分子那一伙的“异类”。
所以,打出90-100杆是可以令人接受的成绩,但平均杆选手突然打出超100杆的成绩是难以接受的,自然心情也不会太好;可事情就是这样,平均杆选手也经常打出九十几杆甚至超百杆的成绩。这就是高尔夫,它不如你所愿,成绩也总是起起落落。
在所有的高尔夫爱好者中,单差点选手所占的比例仅为1-2%,这部分人可以说对高尔夫达到了狂热的程度。
不管多么努力都不能如自己所愿的就是高尔夫,因而对单差点选手的运动天赋应该予以认可。对一般的爱好者来说,打出80杆左右应该说是相当不错的成绩。
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破了90又想着破80;但高尔夫爱好者中十有八九不可能达到破80的愿望,也就是说,打了一辈子高尔夫却难成为单差点选手。
俺琢磨着,裴勇老兄计算杆数的标准应该是“严格按照球场规则”罢,否则我们周围的单差点选手可就远不止他给出的这个比例了。
杆头速度是击球瞬间杆头通过球位的速度;速度快距离远,速度慢距离短。因而,上杆或下杆开始时加快挥杆速度对提高杆头速度是毫无益处的。
可不是么?如果把握不住这一点,大部分力气都可能会白费了,都浪费在上杆和下杆的过程中了。
没有自信就尽量推直球,也不要将推击线看得过于复杂。
高尔夫的收杆动作是靠离心力和挥杆的弹性自然完成的。
“自然”俩字是真谛,如果是为收杆而收杆,摆出来的Pose看上去总会觉得别扭,用来拍拍照什么的还行。
第一洞开球时,如果主动放弃两上的想法而是三上,那么开球就会变得非常容易了。
自信心、忍耐力、注意力及紧张的消除是能否打好高尔夫的四大因素,其中第一重要的是信心。
“担心”是所有障碍中最大的障碍。
高尔夫没有标准的挥杆动作,但有原则性的要求。
推杆时不要过多地考虑球线,只要速度合适就有进洞的可能性;一旦站位结束就要忘记球线即方向,而只关心击球的距离。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爱好者上果岭后左看右看,最后推球推出的距离还差一半,球根本就没有进洞的可能。
不论是职业选手还是业余爱好者,打球中比的就是谁失误少或出现失误后看谁的失误更加轻微;失误少且轻微者就是胜利者。
在打球过程中,第一次想法的实现率在75%以上,所以打球前一定要有肯定的想法。
当然了,裴勇老兄的这些话也不是什么九阴真经,更谈不上振聋发聩,其中有不少可能还是我们球友平时交流时耳熟能详的,关键是能不能做到“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