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借用一句本山大叔的台词:“这个......可以有”

(2009-02-26 09:51:08)
标签:

休闲

分类: 规则探讨

春晚小品《不差钱》中有这么很好玩的一段:

赵本山:那就来个小鸡炖蘑菇吧!

小沈阳:没有!

赵本山:这个......可以有!

 

由此而想到,俺们业余爱好者运用高尔夫规则时,该如何把握好一个“度”的问题——针对一些在球场上可能出现的违规行为,哪些“不能有”、哪些“可以有”?

依俺个人的看法,球打到一定程度之后,多多少少还是得学习一点规则知识,并逐渐形成一种主动尊重规则精神和自觉遵守规则规定的习惯,而不宜抱着对规则不规则的“无所谓”态度——因为“规则”毕竟也是高尔夫运动不可分割的必然组成部分,就如我们其他的运动爱好一样,虽然不必人人都像“裁判”,但对规则的A、B、C还是必须得知道的,且对规则知识掌握得越多会越有好处,包括PK。

另一方面,虽然从理论上而言,规则就是规则,凡规则的东西都是刚性的,执行规则本应该一是一、二是二,没什么“价钱”可讲;但既然只是“业余爱好”,好像也不必真的完全按照很正式的比赛那种要求来研究和执行规则(而且事实上也不可能,因为不具备相应的客观条件)。比如说,哥几个下场PK,或平时各种形式的一般业余赛事,如果抛球时非得先标记好参考点、然后正儿八经用球杆去测量好“两杆范围”,那恐怕确实是太有点“矫情”了,像一位博友说的,弄不好“没人和你玩了”。

这样一来,就会出现一个“度”的把握问题:什么时候可以马虎一点、又不至于会影响到规则的约束意义?什么时候必须严格按规则办、又不至于显得太“那个”?

根据平时和一些球友们交流的情况,试着总结出这样两个原则:

1、看是不是会破坏现场竞技的公平性?

譬如说,关于“摸一杆”的问题。有球友认为,按规则当然不允许,但如果大家都“摸”就应该是可以的——俺倒不这样看,觉得只要允许“摸”,就可能影响到公平性:即算是只有一个组几个人PK,水平稍好一点的球友对“摸”不“摸”一般都不太敏感,即使第一杆打坏了也可能没什么大的关系;成绩不稳定的球友则可能很在意有没有“摸”的机会,而开工第一杆能不能不出现失误,对其整个一场球的心理影响也很明显。所以,如果允许“摸”,恐怕会对前者形成不公平。

还有如一杆没有打好时“练一杆”、果岭上同组球友没有推完前自己就在一边试推、找球时间明显太长、打不打“暂定球”等等,都会直接影响到竞技的公平性,对这些情况最好还是严格按规则去办,不能马虎。

另有一些虽然按规则“不能有”、但真要“有”了也可能无伤大雅的行为,则可以睁眼闭眼的也就过去算了,如偶尔搭一下巡场人员的便车(违反运输条件)、互相讨论一下用什么杆好(提供助言)、让同组球友的球童帮忙递一下球杆(用一个以上的球童)等等。

2、看是不是对击球结果有实质性影响?

如果明显是对击球结果不会有什么实质性影响的,俺觉得可以在规则问题上马虎一点,不必太较真,“可以有”。

比如,已经停在洞边几寸远、确实是属于毫无悬念能进洞的球,完全可以直接“OK”,没有必要非得要求再敲一下;抛球时只要不是会给下一杆的击球环境带来明显差异(如本应在坡面上抛球而抛到平地上、本应在长草区抛球而跑到球道上抛),则大可不必钉是钉铆是铆的睁大眼睛去站在旁边盯着计较。

反过来,对于那些可能对击球结果产生实质性影响的违规行为,则该制止得制止,该罚得罚,“不能有”。

比如说,有的球友认为,果岭上不小心撞球杆并没什么了不起,不一定非得罚杆;但很显然,要是没撞到旗杆,球完全可能不进;有的人觉得用推杆压一下推击线也关系不大,但一些球友只要看见推击线上稍有不平整时,不去压几下便会心虚——这都直接关系到多一杆还是少一杆的问题,只能是对不起了,必须得罚,不好客气。

类似性质的情况还有如把抛球的位置明显拉近果岭、按规则是应该在水这边抛球的却跑过水去抛球等。

 

总起来说,就业余爱好者而言,如果按照上述原则,对规则问题该认真的就认真、能马虎的就马虎一点,可能正好比较符合俺们的“国情”——中庸之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