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下场挥杆协奏曲

(2008-12-18 21:11:06)
标签:

休闲

分类: 高球随笔

记得有一个形容酒桌上众生像的段子,说喝酒的人有几个阶段表现。

第一个阶段叫做“少言寡语”,刚开喝时大家都客客气气,少说为佳,尽量“低调”,以免无意中成为众矢之的;第二个阶段叫做“豪言壮语”,慢慢喝得中枢神经有点兴奋了,不着边际的话也开始多了,真真假假的也有点敢吹牛了;第三阶段叫做“胡言乱语”,时间一长喝得迷迷糊糊,酒精作怪,免不了胡说八道;第四阶段叫做“不言不语”,喝倒了,玩完了,什么屁话也说不出了。

忽然发现,俺们平时下场,在一个洞之间的行为好像也可以总结为几个阶段:

1、发球台威风凛凛

都说一号木主要是用来“表演”的。确实,如果一杆好球开出去,小白球如离玄之箭破空而发,那声音,那气势,让人不自豪都不行;记忆中曾有那么几次,运气来了,扎扎实实一杆干到280码开外,当时的感觉真是顾盼自雄,从内心腾起的那股子兴奋劲咕嘟嘟直往外冒,压都压不住。

2、球道中患得患失

5杆洞和长4杆洞的第二杆,用稍短一点的杆显得太保守,抽长铁或球道木又怕靠不住;遇上个狗腿洞什么的,直攻果岭担心没把握,主动放弃进攻又好像不划算;如果是开球不理想进了长草、沙坑、山坡等球位不好的地方,先救出来过渡一杆吧,总是不甘心;要是尽量往远里整吧,又怕偷鸡不着反蚀一把米,等等。

3、攻果岭小心翼翼

能不能打进“敌占区”就在于这一下,选杆、方向、落点、力道等,差一个环节都可能弄成个“望岭兴叹”,怎么敢不小心?

4、果岭上战战兢兢

尤其是到了往旗洞里整的最后那一推,千辛万苦眼见得就要出来结果了,就那么一点点看得见、摸得着的距离,要么是“进”,要么是“不进”,再没有第三种可能,真个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5、下一洞忧心忡忡

球进洞了,这一洞总算完事了,又开始担心下一洞了:如果是这一洞打好了,会担心下一洞能不能继续扩大战果;如果是这一洞打坏了,则会想着下一洞能不能稍作弥补?

 

要不说,这高尔夫就是那么折磨人!一场球18个洞下来,洞洞都无法预料是喜、是悲、是乐、是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