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高尔夫规则杆数 |
分类: 规则探讨 |
对我们这些高尔夫爱好者而言,“杆数”是一个含义非常明确的符号:球友相会,“打多少杆”?数字一报,立马就能表明你的“段位”或这场球的表现如何;大部分高尔夫赛事又都是“比杆赛”,比的也正是这个“杆数”;球友们之间PK,不管用什么方法较劲,也始终离不开以“杆数”为基础。
“杆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另一方面,“杆数”是隐含有前提的,“打多少杆”自然只能指按高尔夫规则而言,否则就没什么太大的实际意义了,最多只能称为“伪”杆数——且看一实例:
4杆洞A君开球,倒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不过左扣的厉害,小白球只打出去一百多码,还在球道;自言自语一句(天经地义状,并不管同组的是什么态度):“摸一个吧”!第二个球距离好了,接下来一杆上果岭,两推,高兴地宣布:“不错,开工帕”!
到了一个5杆洞,开球进左边树林,打暂定球,Slice下水;走到前面球道,对下水的那个球看都不看,到树林里打了几个转后(当然没找到球),直接在球道上丢一个球接着干,再用了两杆上果岭,两推,大叹一口气:“唉,加2”!
又一个4杆洞,开球左曲,进树林;暂定一个,更左的离谱,一顿脚:“不打了,第一个肯定在的”!走过去转悠了一阵不见小白球的踪影,如法炮制,又在球道上丢一个球来打,一杆进沙坑,接一杆上果岭,两推,很沮丧:“又是加2”!
还是一个5杆洞,还是Slice,开球在第一个水湾处落水,大踏步跨过水湾,跑到离入水位置前面靠近果岭起码有50码以上远的地方做找球状,未果,理所当然地在球道找了个很平坦的地方补球,一边还摇摇头自言自语:“看来只好4上了”!这个洞A君自己记了加1。
如此这般一场球完事,A君在会所遇到熟识的球友,问:“今天打得怎么样”?答:“不怎么样,86杆,没打好”。
我们不妨“按规则”重新核算一下A君在上述几个洞的杆数:
第一个四杆洞,这种情况下“摸一杆”相当于违规替换了正常使用中的球,罚两杆,这个洞应该是加2;第一个五杆洞,因为第一个球遗失,只能用暂定球,但暂定球已经下水,只能接受罚杆后抛球,再打是第5杆了,即使是接下来不出任何问题,最少也得“六上两推”,这个洞起码加4;第二个四杆洞,开出去的两个球都遗失,只能再打一个暂定球,也已经是第5杆了,即使用第二个暂定球做到了“两上两推”,这个洞也应该是加4;第二个五杆洞,如果严格在入水点两杆范围抛球,因为距离和障碍的问题(大斜坡、右前方大范围水面),接下来用两杆无论如何都上不了果岭,至少得加2,还不考虑抛球后打的那一杆出现失误的可能。
就只说这么四个洞,“按规则”在A君的计分卡上至少就要多出来整整7杆!够吓人吧?
认真想想,对我们业余爱好者而言,类似于A君这种情形在球场上是经常性发生的,可以说十分平常。
在很多情况下,“杆数”问题可能既涉及到“荣誉”(如参加比赛的名次、奖品)也涉及到“利益”(如球友间或多或少的彩头);即使只是自娱自乐,也可能涉及到“面子”——如果口口声声都是“8字头”,但一遇到较真或比较正式的场合便“不正常”,客观理由再多也总难免会有些尴尬。
因此,最好的办法还是平时就尽量“按规则”严格要求自己,尽可能让自己的杆数“去伪存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