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老小子”谈笑挥杆
(2008-08-01 21:29:21)
标签:
休闲 |
分类: 高球随笔 |
说起来,和“老小子”这场球已经约了好几个月了。
虽然同在绿城,却从来无缘同组下场。凡遇稍正规点的比赛,“老小子”只要去露面,自然都是排在夺冠的阵容,不可能和我们这类凑数的人混到一起;平常时节这哥们又是满天飞参加这比赛那活动的,再加上自知和他的水平差得太远,根本也谈不上“约球”的念头。
还是网络拉近了我们的距离。自打弄了个博客过瘾之后,不久就注意到了在高球博客圈里既活跃又颇有点影响力的“老小子”,经常都要去踩一踩;后来无意中知道了“老小子”是何许人也,双方的交流便渐渐多了起来,遇到一些感兴趣的疑难问题也愿意打电话讨教讨教。
本地球友圈关于“老小子”的议论是褒贬不一。对其球技水平应该是公认的,套用一句江湖式说法:在本地球友中如果他自称第二,谁要是冒出来称第一恐怕得先自个儿好好掂量一下份量;对其行为风格则说法众多,有欣赏其独立特行的,有抱怨其(在场上)过于认真的,也有指责其自命清高甚至简单斥之为“牛B烘烘”的,不一而足。
俗话说,“文如其人”。我倒觉得,如果真要对“老小子”做一番客观的了解和评价,不妨去细细读一读他那些洋洋洒洒、丰富多样的博文,应该不失为一很有意思的捷径;如果再多一些近距离接触和全面的交流,则至少能从他貌似冷峻的外表下实际感受到一种绝不缺乏的热情和激情。
两个人一场球打了整整四个小时。一方面是他还拖着腿伤,本来就走的比较吃力;一方面是我们俩“下场之意不在球”——以我的水平,如果正儿八经和他PK,差距太远且几无实际意义;如果专门向他讨教球技,好像也有那么点“矫情”:俺打球本来就没想着能奔更高的目标去,少几杆高兴、多几杆一笑而已。如此一来,这场球便成了纯粹的“以球会友”,海阔天空地边打边聊,说说高球圈里的一些趣事或典故,谈谈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些感受,交流一下对某人、某事的看法,聊聊打球生涯的一些体会和感慨,等等。
从今天这场球的很多细节表现,其实也多少可以看出“老小子”的一些禀性特征,如彬彬有礼、心态平和、思维敏捷、富有思想等,至少和某些我曾经领教过的“伪高手”完全是两种做派。
譬如说,他本来就腿伤未愈,在出发台就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要求坐车打,却是首先征求我的意见;我出于希望边走边聊、从容交流的动机,提出还是走路下场,他不仅欣然接受,整个过程也没有表现出一丝的不快。
譬如说,在今天这种非常随意的气氛下,加上腿伤作怪,他打出了好几次“臭球”,但并没有任何怨天尤人、板脸作色的举止,更谈不上责怪球童、骂骂咧咧,依然是整个一副不急不躁的“大将风度”。
譬如说,从头至尾18个洞下来,他并没有因为自己是名副其实的“高手”而随时不自觉的摆出一副“教师爷”派头,让人不自在、不舒服,更没有那种对你高高在上的评头品足、指手画脚;当我们真正探讨一些技术性问题时,他总是很平和、很认真的态度,在不经意间表现出的“专业”素养让你发自内心的服气。
譬如说,可能是觉得前9洞我们打得太随意了而多少有点“不好意思”,到后9洞,他主动提出来PK打小费,结果让6杆只赢了我1杆,他既没有表现出一点点所谓的“丢面子”或说上几句没油盐的话自我解嘲,更是悄没声地第一时间就付了小费。
别看这都是些“小事”,同样的情形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