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体育 |
分类: 高球随笔 |
在练习场用功又得出一个小小的新体会,下场检验的效果好像也还不错:不管是用什么杆,如果在下杆时有意识地控制好节奏,不急着去下手,好似乎要瞪大眼睛努力把击球的那一瞬间给看的清清楚楚,则小白球会听话得多。
一句话,慢比快好。
挥杆击球过快往往是潜意识引起的,总觉得“慢”了可能会使不上劲,会打不出距离。实际情形则刚好相反:击球越快,则动作变形的可能性越大,杆面或开或闭的情况会出现的越多,击中甜蜜点的几率好像也越小,所谓“萝卜快了洗不干泥”;慢慢干,似乎反而能起到一种“厚积薄发”的功效,可以把上杆过程中积蓄的能量如洪水开闸般释放出来,或者说是就像抽鞭子一样,搞快了很难抽得准的。
杆子越长,“慢”的结果越好,尤其是一号木、球道木、铁木杆。
前一篇:“政委”同志,何苦啊!
后一篇:高尔夫的“习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