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短切不能“虚”

(2007-03-14 09:02:35)
标签:

短切不能虚

分类: 高球随笔

    成绩稳定到了90多杆这样的程度,短切能不能保证效果,对总杆成绩影响就非常的明显。

    早些时候的要求很低,能把小白球弄上果岭就算大功告成了,停在哪都可以;现在可不行,要想保证“两推”搞定,就必须尽可能打好在果岭上的落点。

    俺的问题在于果岭边30-40码左右的短切,很难按所希望的位置切上果岭。认真思考下来,问题的根源除了基本功不到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非技术性原因影响,即“心虚”。很多的时候,只要在球位边一站,第一感觉就是极没把握,下杆时心里空空的,当然不能有好结果。

    最近一段体会下来,感觉只要认真注意以下几个环节,其实完全可以大胆切击,也不至于会有太大的偏差:

    1、握杆不能太紧,而且不能像其他情况下的握杆一样主要只用手指部位,反过来要有类似于推杆的感觉;上杆时手腕不能僵硬,机械似的挥杆对方向和距离都会影响很大。

    2、杆头要往下“切”,不能往前“扫”。这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一个环节,很多直飞、刮地的球都是被扫出来的。要细细体会触球时从底部下去的“切线”感。

    3、牢记阿呆说的“即时重现”,就是在挥杆前一定要先在脑海中想象球的飞行路线和可能落点,不能只管挥杆,更不能由于“心虚”而盲目动作,造成无法控制。

    4、切击前仔细观察果岭情况,重点是坡度的走向,不能什么情况都照着旗杆的位置干。

    只要是想象中能打好的球,实际下杆后一般都不会出大问题,不仅仅是短切——这就是高尔夫运动的一大独特之处:向自己挑战,与“心魔”斗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