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角一元一斤是不是很便宜

豆角一元一斤是不是很便宜·三姓街·2·南岗·哈尔滨·2009·7·10
“家巧蛋。“油豆角是东北地区黑土地上“普遍栽培的大荚型菜豆”的统称。又分为小油豆、大油豆、花皮油豆(紫/红花油豆)等品种。依老百姓的习惯,宽大的叫“大马掌”,成熟后豆粒是红色花的叫“窝兰蛋儿”,豆粒是白底红色花纹的叫“家雀蛋儿”。油豆角长于黑土、成于黑土,有黑土地赋予它的独特禀赋,让人过口不忘。油豆角颜色鲜绿,肉质肥厚、口感柔和、无老丝,是豆角中的极品”。

油豆角。“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可达到其干质量的20%以上。它的氨基酸组成及比例也比较合理,含有人体必须的18种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特别是赖氨酸含量较高。此外油豆角还富含膳食纤维、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从口感与营养两方面讲,油豆角都是优质的菜豆”。
“家巧蛋儿豆角一直不便宜,而这份却2斤5元,不贵。我大概吃过也许是真的家巧蛋儿,老香了,豆就有擀饺子,和别的豆角不一样。
“东北的豆角种类比较多。有些豆角油豆角,弯弯黄、后弯腰、紫花油、豆家雀蛋等等就是黑土地上的菜品。有不少人离开黑龙江,还是很怀念和喜欢吃家乡的豆角。家雀蛋豆角里边的豆子带有一些花纹,有紫色的,红色的、蓝色的,炖着吃口感很沙糯。可以当主食吃一碗,不用吃饭了。很实在的一个菜,清炖,搭配土豆、茄子、玉米炖菜都好吃。当然肉炖豆角更好吃了”。

“没错,辣种豆角写着一棵松。很奇怪,哪儿也不像是松树啊,肿么就一棵松了。
网上真有一棵松:新籽东北油豆角种子原厂袋装 45天早熟架油豆 一棵松小油豆角种子。
我这回还看见一种叫花生豆的豆角,赶脚着很鼓留很饱满的样子,10元3斤。买回来还没有吃呢。
但是网上却没有花生豆豆角,一句都没有。大概是当地人的地产,嗯呐,似乎也是第一次听说这种。
有一种豆角叫一棵松·消防路十七道街·7·肇东·绥化·黑龙江·2019·7·13”。
“豆角却不是了,好多种豆角。比如什么后弯腰,不然兔子翻白眼,干脆省点就叫翻白眼;什么大马掌。
“在农村,冬至是一个很重要的日子。民间流传着“冬在头,卖了被子去买牛;冬在中,十只牛栏九只空;冬在尾,冻死鬼”。这句话将冬月分成了三段:月头、月中、月尾。而冬至在哪一个段将意味着新一年的天气状况。
比如今年冬至在12月22日,即阴历初五,就对应了第一句的“冬在头”
,按照民间数九寒天的规律从这一天开始,到正月初一,已经是七九第三天了。过年最冷的天气已经过去,这天气即将回暖,而开春农民即将播种。这时候厚厚的被子已经不需要了,所以才有后半句“卖了被子去买牛”,就是提示农民要做好准备开始农作了。相反如果冬至在冬月后十天,那么这个时候的春节天气最冷。别说把牛羊冻死了,就连鬼也会被冻死”。
“小时候就知道这种豆角叫猪耳朵。也是一直很怀疑这种比喻,哪里就像了猪耳朵了呢。
大概是在豆角里面算是猪耳朵了,比一般豆角宽阔了很多。似乎只能切丝炒了小辣椒,口感一般般。
“一种比一般豆角要宽些薄一些的豆角,我们一直叫他猪耳朵。就像说燕山雪花大如席,首先借喻的是席的薄片,豆角里的猪耳朵也是。大的叫猪耳朵,小点的叫猫耳朵。西双版纳的猪耳朵要小,是比大的小一点,还不是小的猫耳朵。猪耳朵即使是大的也大都里面没有结成豆子,会有一种豆子的雏形。西双版纳的猪耳朵似乎连雏形的豆子都没有,并且还连在茎秆上。有茎秆没有叶子,大概叶子不能吃。老挝的毛豆也是连着茎秆一起煮熟的,当然不会吃茎秆,拿着茎秆吃毛豆,最后连着毛豆皮一起扔掉。猪耳朵一定不会这么吃,还有,连着茎秆的猪耳朵很嫩的,要比北方的要厚一点。

连着茎秆的猪耳朵·白象花园·西双版纳·云南·2014·4·25”。
长春这家的猪耳朵似乎要更加碧绿,而一般的猪耳朵的颜色尤其是边缘处会有紫色的。这个没有。
豆角里面,2元的很便宜了,一般是3元4元。甚至刚下时候的比如黄金钩红金沟能达到八九块钱一斤的。
“这是豆角的另一种,大的叫猪耳朵,小点的叫猫耳朵;北京,吉林等地叫猪耳朵豆角。也叫梅豆,“迷豆子”(谐音)。辽宁叫气(泣)豆。可食用,适合切丝和肉丝一起”。
黄地红斑的家巧蛋豆角·文化广场·3·道外·哈尔滨·2010·10·8”。





前一篇:正宗东北小鸡蘑菇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