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皮蛤喇很少看见了

2022-03-11 10:26:13

绿皮蛤喇很少看见了·安居街·3·道里·哈尔滨·2010·9·22

淡水里大型的贝类大概都称之为蚌,江蚌河蚌或者湖蚌。而哈尔滨人土话叫蛤喇。

无论大小都叫蛤喇。最小的比如兰方人叫螺蛳的就叫蛤喇妞。异性的早就灭绝了的拇指粗的一乍长的叫做钢笔蛤喇。

大只的蛤喇在松花江南岸这边的黑皮厚皮的多。都在淤泥里石头下。江北的都绿皮蛤喇,皮薄的。

在南京看见过元宝蛤喇,鼓鼓的。哈尔滨的蛤蜊呈巴掌状,长长的。

“一般来说,黑皮蛤喇都长圆形的,很大只,皮厚厚的。而这家的黑皮蛤喇呈元宝状的,很小只。

“哈尔滨的黑皮蛤喇很巨大,不是很骨瘤的,有点趴趴着。而元宝蛤蜊就鼓鼓着。比黑皮蛤蜊高出来一截的。当然,元宝蛤蜊比黑皮蛤蜊小了一号。

“河蚌是软体动物门蚌科(学名:Unionidae)的一类动物统称,在一些地方称为蚌壳、歪儿,生活在淡水湖泊、池沼、河流等水底,半埋在泥沙中。肉可食用,也可作鱼类、禽类的饵料和家禽、家畜的饲料。

有的地区用为淡水育珠蚌,用作育珠的主要为三角帆蚌及褶纹冠蚌。蚌体后端的出入水管外露,水可流入流出外套腔,借以完成摄食、呼吸及排出粪便和代谢产物等机能,滤食水中的微小生物及有机质颗粒等,还吃小型微生物”。

说河蚌,大概一般人不知所云,我们叫蛤蜊(GeLa)。田螺螺蛳叫蛤喇妞。

“不习惯叫什么江蚌或者河蚌,我们一般都叫蛤喇,巨无霸的叫大蛤喇,手指肚辣么一丢丢的叫蛤喇妞。哈尔滨江北餐厅下面那一段水域里有一种很奇特的蛤喇妞,我们叫他钢笔蛤喇,现在大概早就绝迹了。

南京的菜市场里应该是有两种东东塞满了地上摊子上,一种是活珠子,就是就要孵化的小鸡的鸡蛋。另一种就是江蚌,大的小的,都鼓鼓的几乎就要撑破那层薄薄的外壳。

我们小时候在江边捞的江蚌没有太大的,半尺左右的,一只手放不下的就很大了,江南这边的江蚌皮就是外壳很厚。好像是辣种厚皮还能加工比如衣服扣子等等。

江北的江蚌皮薄,偏绿色,江北的江底是沙泥底,水不在浑浊,有时候都能看见江底,当然在近处,浅处。而江南的是淤泥乱石头烂石头尖利的朝上。

那会儿,江北有一处叫小木桥,那是我们去捞江蚌的基地。在一片杂草里包围着一片不大的水面。实际上还是大江,只旱天时候和大江分离开来。

那些白皮江蚌很小,小的也就是鸡蛋大小。也好摸,嗯,不用跳进2米3米以下闭着眼睛摸,捞。弯腰就行,我们小屁孩也不高,也就半米深,都能看见一只只江蚌。

江蚌在水里会跑的,沙泥上能看见一条条划痕,有的笔直,有的弯曲,那就是江蚌的驴行。摸着小小的江蚌就往裤衩里塞,直到塞不进去了,跑上岸边,卸车。

江蚌会咬人,张开壳夹着我的肚皮,当然很疼的。拍打,江蚌就老实了,松开。那时候磨也好捞也罢,江蚌拿回来都是喂鸡,薄皮的尤其是蛤喇妞就直接用刀拍碎了和菜叶子一起剁了做了鸡食。

不,我们不会吃的。好像是有一回我看见别家孩子在吃就回来和老娘说我们为什么不做蛤喇肉。老娘说你吃啊,给你做。炒了韭菜,嗯,难吃,咬不烂,一股腐烂的味儿。

街上会有推着手推车上面插着大箱板的拉着满满一车的黑皮就是厚皮江蚌走街串巷叫卖的,很便宜,几分钱吧。买的不多,因为我们自己就能捞蛤喇,为什么还要买。

他们的黑皮江蚌都很大,最大的快有一尺长了,几乎我们小人一个人搬不动。据说他们是从大顶子山那边捞的,那是在松花江的下游。

苏家屯早市这里只看见有一份卖着江蚌,也不多。大概沈阳人也知道那玩意儿不好吃,不得意。不然,江蚌不是什么稀有。

辣种鼓鼓的元宝般丰满的江蚌·枫杨路·苏家屯·沈阳·6·辽宁·2018·5·5”。

黑皮蛤喇元宝状·铁路五村·11·站东街道·青山湖·南昌·江西·2011·7·22”。

很小只的黑皮蛤喇·北城·6·端州·肇庆·广东·2014·4·22”。

也许,蛤喇很少养殖的,因为也不值钱。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