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大洋一块面包石·南岗·永和街·2013·10·15

一块大洋一块面包石·南岗·永和街·2013·10·15
道里有一条石头道街,南岗和道外烈士馆交界处的景阳街,南岗的一曼街,大道外的太古街,都曾经是石头道街。一曼街原来叫许公路,今天在一曼街花园里也许还能找到许公碑。据说,许公路就是许公自己捐资修建的。道外太古街的面包石和现在能看见的中央大街的面包石不一样,中央大街的更像,而道外的则是马蹄形的小四方块的。直到今天这些看不见的石头道街依然存在着,只是被掩埋在黑色的泊油路下面。修许公路的时候,一块面包石值一块大洋。据称,百年老街中央大街的路面百年来没有被修缮过,因为路面从来没有出过问题。而现在的柏油马路2年不坏3年早早的,来不及修理只好铺上人行道的步道板,生怕你看不见大补丁
石头道街是道里的商圈,原来的中国第一家百货商店哈一百,最负重望的八杂市,以及直到买卖街今天依然的繁华。有一个发疯的时候,被小贩们发疯的时候,几乎每一家大商店门口都被挤满,尤其在临近中午接近晚上下班时间前后。岂止是门口,而是从外围很远就是一台台三轮车,横七竖八地堵上马路。你要是想进出商店必须在三轮车的封锁线蜿蜒里穿行,叫卖吆喝声,公交车喇叭声惊天动地,不怕不烦死你。没有一膀子力气没有半个时辰你想出来进去,你先想吧
其实,有点有几个三轮车不至于堵塞交通,也不至于令人厌恶。就像今天偶尔时候,商店门口,石头道街上,索菲亚教堂边上,买卖街里,小贩们总像膏药随时贴上来。买卖街就是传统集市地,有时候被红胳膊箍开恩就洒满大街的小摊贩,其实大多是后面商店里的。商业,小摊贩没什么大恶,只是人这个东西一定要有法制,不然他容易膨胀学坏。短斤少两了,鬼秤搞鬼24法了。刁民是被懒政养成的,翻过来,贪官也是被懒民惯养的
从我家道里安发桥附近开始走到南岗永和街早市,大约需要一小时。再穿过儿童公园一刻钟,就是另一个早市三姓街,再顺着大成街往上走也就几分钟就是又一个十字街早市。原来十字街早市就隔着三姓街两条街,叫大成街早市,或者马端街。永和街有俩早市,一个是每天的平常早市,一个是周末才热闹的热带鱼早市。平时,卖热带鱼这条街冷冷清清只有中间有俩卖线蛇的鱼虫的。永和街远不如三姓街早市大,不过却有一个很大的小吃街,大半条街都是小吃。不一定有什么名吃老号,也是天天被坐的人满为患
走红运走鸿运踩小人,这是鞋垫。我们工厂有一个大舌头,不知道哪个爹送个尊称叫大鞋垫,估计是形容他舌头的。鞋垫虽然大多是大娘老奶奶们的手艺,其实也能做成文化,其实早就有鞋垫文化了,鞋垫上被刺绣被花花绿绿被春宫供由来已久。陕北榆林的鞋垫就是一层布,布面上是鞋垫形状,上面绣满锦绣图案。真买到老奶奶们打得袼褙的密密麻麻针线的做的鞋垫,垫上是真舒服。别讲价,一块俩块的,不差大娘这点,容易不易不说,也给老奶奶们一点成就感
老奶奶还有一样手艺,茶鸡蛋。永和街这里的茶鸡蛋是推着小童车,上面的茶鸡蛋是坐在炉子上的。除了茶鸡蛋还有好几个分店,包括菜团子,韭菜花黄瓜,蒜茄子。还有萝卜丁煮黄豆,嗯,就是稍微咸点。也是怪事,不管老奶奶怎么忙,不管她低头给炉子里添煤的空当,只要我的卡片机刚对上,她一定会抬头看见我,几十次都如此,几十次我都想逃跑,就是腿忽然就不好使就被定住,老奶奶都懒得数落我了,都懒得再看我第二眼了
小松塔没有鸡蛋大,煮成五香的。吃过,虽然小粒儿不大好扒皮,对松子不是很喜欢,油大,味道远不如榛子。下乡时候铲地地中间常有几块小土包一样的高地,野草灌木丛,榛子就长在不足一人高的树棵子里,不到成熟时候,一串串的顺手扒开几个,皮软的,果仁青涩。等着再想起来的时候,大冬天了。实际上,榛子很少被等到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