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们一起去把我们肚子搞大吧”·广西·桂林·桂都·2013·3·22

“那我们一起去把我们肚子搞大吧”·广西·桂林·桂都·2013·3·22
就是我才这么大惊小怪吧,也是第一次才看见居然有中药丸子一样大小的普洱茶,茶饼。卖茶饼的女摊主灿烂地笑着,看见有人买了我想也买点吧,只买了半斤,一斤大约不到30元。回家喝了,还不错的,后悔买少了。我的喝茶是被孩子“逼迫”的,原来家里老人没有喝茶的习惯,我自然也受影响。我的同事倒是喝茶的,据他说每天上午两暖壶水,下午两暖壶。一次来我家,我给他泡茶。孩子拿来的苦丁茶,这个爹抓了一把泡上,结果你就知道了。真白瞎了那苦丁茶。我现在有时候想起来就抓一根俩根扔进去,喝茶总比喝酒健康
再次来到桂林是转车,这个市场好像就在车站不远。将近午后3点左右了,市场里冷冷清清没有几个人。我就怕这样的,我喜欢人多,喜欢他们在交易在买卖过程。很多人在睡觉,倒头就横竖在自己的摊子里。有的打扑克打麻将,娱乐消磨也是另一种挣钱或者赔钱。一个年轻母亲在市场一处幽静里看着她的孩子,一把遮阳伞下,那孩子也就几个月大小。年轻妈妈灿然地笑着,也许这就是我们生活的全部,我们全部的努力奋斗,当然就是为了孩子
一个小个子的显然是新疆人的看见我拍他,更来劲了烤他的饼,一种不像他们叫馕的东东,沾了芝麻碎花生的,也是那种巨大的炉子里贴着。他顺手拉过来一个比他小很多的,应该叫女孩的,夸张的亲密样子要我拍。新疆人的那种张扬不在乎的性格显露无遗。吃过馕,还是很香的有点面味儿的。就是觉得贵,4元一个,不如添两块来碗面条了。好像什么地方来着(嘴边的,就忘了),羊肉面才7元,真有挺大的几片羊肉。想起来了,是六盘水。缝鞋的坐成一排,还都是女人,也是风景。在苏州吧,大街当中是缝穷的,一色的大老爷们,那么坦然不说,那针线活儿的娴熟,老娘们们跳河去吧
桂林火车站美女售票令人流连。站前,俩美女老外好像在问路,一中国老者用英语给她们解释旅游图。一辆小车两扇门一起打开,两把伞一起举起,俩女生齐声唱票。原来是旅行社的在招揽顾客。越南白米摆在桂林摊床,尖尖细长的,倒没有看见怎么白。在越南超市看见更细长的米,手感光滑极了。吃过越南米饭,觉得不算太硬吧,还不难吃。不如台湾米饭好吃。最难吃的是很多南方地方的米饭,坚硬,粗糙。南方人解释说是因为二三季稻,可是越南台湾的也是三季稻
白糯米酒、红薯酒、陈纯三花、纯米酒,1.5元到2.5元。度数也在三四十度间。北方的白酒都装在一个个巨大的塑料桶里,而桂林的米酒在一个个不大的坛子里。坛子都在土地上,上面是红布的盖子,很讲究。看古书,说英雄连喝八大碗出得帐去跨上战马,须臾斩数员大将。喝的一定是米酒。大概还没有三四十度,也就几度十度八度。今天的黄酒,五加皮一类。不然真是二锅头60度,再有酒量吧,早迷迷糊糊了,别说杀敌了,上去战马也得马上下来
方便面也有散装的,面条在这里没有特别。广西人更喜欢大米,米线,粉。原来米线也有挂面那样的干条的。我经常看见的是一大团子湿乎乎的粘糊糊的,饭店的人手脚不停就做一件事,分开那些粘在一起的米线。好像不是很难分。也许是照顾北方口味,米线的旁边还摆着面条。汤汁是一样的,价格也是一样的。煮玉米在桂林还包着一层玉米叶,而大多数地方都是裸体的。是卫生,还是文化,
越南,大巴上,因为赶着去看景点早错过午餐时间。越南导游,一个不年轻的不漂亮的也叫女孩吧,问我们,你们饿不饿,“饿!”我们齐声的抗议的喊起来,“那我们一起去把我们的肚子搞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