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馒头·西域歌谣·3·青海·西宁·1·盐湖巷·2013·6·2

彩色馒头·西域歌谣·3·青海·西宁·1·盐湖巷·2013·6·2
西宁的馒头不止是彩色的还有开花的,彩色的还是千层的,开花的还带颜色的。馒头特色之外大饼更是特色,除了大还有厚。乐都青稞甜醅大饼。醅是酒字旁,应该属于一种酒制品风味。我一溜烟买了好些样,一大包背回来,扔了一大半,因为后来不是干巴了坚硬无比就是衣麻了长毛了。在拉萨日喀则真没有看见青稞馍馍,据说,青稞是被作为饲料的或者酿酒的。西宁的彩色馒头有青稞的,我在火车上吃了,感觉很好吃的。也许不是怀旧,我经常从早市买回来几个大饼子。老婆子不吃,她吃大果子,我有时候给她买点我认为放心的不是很粗的那种, 在哈尔滨吃大果子多加小心,太粗的,别吃
大饼还是面包的,我买回来俩,那个后来在姑娘家我也看见搁了多少天没人动,最后就是扔。我每天切一块吃了几天,味道有点甜,还是不错的。陕西人山西人在面条上使劲儿,像裤腰带。串联那会儿在北京有一家山西馆,一个老头守着大锅,那大锅里翻花开着。老头拿起锅台上的抹布,那抹布黑色的油腻的,湿漉漉的,在老头脑门上来回擦了几下,一块面团坐在上面,两只手开始往锅里削面。就是今天我也极少去吃刀削面,尽管哈尔滨的刀削面都是搂在怀里拉提琴一样很可爱的。
西宁人在馒头上真功夫,大概还有一个名字叫烤麸。在包头吧,一种方块状或锅盖样子的面包,一个都有七八斤。宝鸡的锅盔是干饼,而西北这边的干又不一样,多了些颜色和油彩。羊汤是羊肉片的,15元,给你一个小饼。“送”的,再要一个另花钱。羊汤没有意思了,不管哪里的。最早时候我小时候吧,和老娘一起去顾乡那边的金山堡给老爹上坟,回来总在一家小饭店吃点,就是大果子,下午了,那大果子是早上剩下的,大概多少便宜点。还有羊汤,那羊汤在大铁锅里煮着,开着,白色的,厚厚的。都是羊肠子的碎块。现在的羊汤是肺子是边角料,更是用开水冲,有时候水都不开,因为那开水锅要总往里添水
本地香梅,香梅说的是草莓。西宁的草莓应该是不错的,就像黑龙江小县城里的小不点的草莓,还有的绿头的,白的。不过有味道,比起来那种大的,鲜艳的要好的多。西宁的要大得多。但是,不耀眼,能看出来不是催肥催红的。盐湖巷这个早市老大老大的,也是时间有限,就在这里转了。不觉中竟拍下近400张,在哈尔滨一般最多拍三五十张。因为很惊险的吧,西宁不会,西宁人给我笑脸,虽然只有几张,在黑龙江在长春是一张都没有
鸡蛋很贵,4元5,在拉萨看见鸡蛋就装在纸板上,专门装鸡蛋的,不像哈尔滨这里用大箱子。一个伙计在剔着牛头,不是理发的剃。是剔肉,那牛头煮的很烂,肉都当啷着,一撕就下来。他说,你明天早点来拍,今天都踢剔完了。写着南方甜醪糟而不是四川醪糟,我就看见盆里泡着大米。到今天我也不知道醪糟是啥,一个甜字就让我躲得远远
玉米卖到10元三穗,够贵的。还是生的。开花馒头和哈尔滨的开花馒头不大一样。哈尔滨的是故意做成碱大的。自然开花的,花不规则很小的,西宁的是切了四瓣咧嘴大笑的。碱也不小,里面近乎黑了的红应该是有糖,红糖的。哈尔滨有糖三夹(角),是白糖的。红糖是蔗糖,不如白糖好吃,甜的重口,咸了
野生栗子,2斤10元,还有四个字,高山古掌,不知道啥意思。那栗子很小,还有瘪子,我现在就青睐那些看着难看瘦小枯干的东西,至少是原生态吧。想买点拿回来,很怀念在台湾吃的小栗子,可好扒皮了,还可口。 好看的脸蛋真出大米,好看的栗子真难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