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大宅门】
女儿给我下载了一个沸点网络电视,可以随时观看中外电影(免费),最难得的是没有一个广告干扰。
【大宅门】不知道看了多少遍,一直丢不下眼睛。郭宝昌确实会讲故事,演员也会演绎故事。【大】剧讲的是一个家族的兴衰,而第一集开始就引人入胜,让你欲罢不能。
白颖园惹祸白景琦出生,两条故事主线在爷俩身上一起摊开。我想说说白颖园惹祸的惹祸上身,这位白二爷的不“开眼”。詹王府大格格“生病”,本来要请白大爷出诊。白大爷进宫不能分身,白二爷这才代替上岗。这会儿我就假设,假设不是这两个书呆子看病而是老爷子白盟堂出马,恐怕不会发生以后的变故。仅仅看病是不够的,更要看人情世故。而对于白家这两个饱学诗书精通药理病理的专家来说,世故这门学问委实是艰难了许多。
人家是未出阁的大姑娘,你号出了喜脉(怀孕)就不能直说。是,你不知道大格格是姑娘不是媳妇。可是,你为什么不问?问诊不问,这就是大忌。你不能直接问病人还能问其家人下人,不必特意问其详细,也应该问出人家是姑娘还是媳妇。
我倒是非常理解詹王府杀马砸车,对白二爷冷面,即使换了寻常百姓恐怕更要生出恶脸相相。白二爷确实是不知情,而且也确实是只顾学问不问世俗。白大爷给老福晋看病,老福晋病入膏肓,白大爷对老福晋还说你没事老太太你好着呢。这就是必要的人情,必须的谎言。该说则说,不该说就不能说。
白大爷看病不开方子,这也是不通人情。王爷说得好,不能治也得治。我们现在给父母看病,明明知道已经回天无力,但是仍然实施抢救尽管不会发生任何奇迹。是,我们也好,王爷也罢,这里的心情无非是“欺骗”病人。可这个欺骗是必要的,也绝非是做给人家看或是自己良心安稳。
孔子说过一段话,大意是有的人该死(死罪)没有死,有的人甚至无罪却被杀头。假如,白家这两位大爷除了精通医术还懂人情,那么以后的故事悲剧就不会出现。
不该发生的总发生在“有学问”的人身上。比如,57年的60万右派。有学问的却让家族败落,而没学问的二奶奶却让白家起死回生。无论政治还是军事或者经济远不如手下的刘邦、武则天、朱元璋、毛,最后做了天下成了庄家,这究竟是为什么?
不值得深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