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道外的回忆(12)·“堵坝了!”

(2007-07-05 18:07:07)
 

老道外的回忆(12)·“堵坝了!”

     南二道街有一条胡同,确切地说是一条夹缝。这道半米宽窄的夹缝贯穿在两条街路之间,没有名字,却人来人往,竟然走过了百年。今天看这条胡同更像走进时光隧道,老道外人昨天曾经的夹缝生存历历在目。物还在,人已非,令人无限感慨。

    今天还幸存的老道外的老建筑尽管已经残破,但是依然可以透过轮廓去遥想其当年的辉煌。然而辉煌是表面的,是临街的一个包装。大院里面,跨过兴盛的老道外头二三道街,后面的贫民住宅则是另外的样子。十二三米房子老少三代甚至四代五代同堂比比皆是,除了能开辟的接出来的空间,晚上睡觉要铺板子搭床铺。最要命的是那会儿的卫生条件,臭虫、跳蚤、虱子,这些今天早已绝迹的害人虫那时节可是家家施虐,泛滥成灾。不管走进谁家,不论是新刷的墙雪白的房(炕),墙上一条条血印子。一个红点,红点下面是长长的渐渐暗淡的一道彩色。那是臭虫血,实际是人血。

    暖气是哪年走进哈尔滨的我不知道,在我小时候居住的老道外的平房里面家家都是一面炕,外加火墙子。很少有床,也不是因为床多么值钱买不起。老住户们都习惯家里面有几样家什,比如木工的锯子刨子比如铁工的钳子扳手。男主人谁都会几手木匠或者水电车钳活儿,不是都心灵手巧而是生活迫使你必要自己动手来居家过日子。找几根方子做一张大床或者小床并非难事,拿不出摆上台面的手艺,做一个实用的自己休息的床铺还是轻而易举。但是,那会儿床远不如土炕更有用。漫长的冬天,土炕就是一个硕大的暖气片。

    炕上就一张席,特别冬天更要透过这张炕席来取暖。人要取暖,臭虫跳蚤也要取暖,炕席就是它们的老窝。有许多场景早就消失了,其中就有经常的拔下烟囱揭下炕席到外面敲打。烟囱的灰垢厚了,不散热;炕席日子长了,寄生虫兴风作浪。因为烧炕,炕席变得脆弱,因为敲打更不抗使。日子久了,你会看见老户人家的炕席边边角角缝着补丁。或是几块看不出颜色的老布,或是几块炕席拼接在一起。一领炕席没有几个钱,可家里用钱的地方实在太多。

    应该说,再穷你还没有一把水吗?很多人家卫生不是因为条件差更是由于个人懒。你不懒他懒,他就要波及你。臭虫虱子等不仅寄生还会串门,从你家到他家,全院多少户都能串遍。记得小学里我们班级有一个女生头发生虱子,严重的虱子会从她头上爬下来,爬到衣服上。同桌的男孩拒绝和她一座,后面的同学也拒绝坐在她身后,只好给她安排在最后一座。几个老师会定期的给她洗头,用醋,火碱还有不知道是什么的一种药水。就在班上洗头,教室里总有一股怪怪的味道。可这也没用,虱子就好像安家了。终于有一天,几个老师按住这个可怜的女生不顾她惨烈的哭叫,把那两个小辫连同全部头发都剪光了。

    老房子会下沉,尤其是土坯房。窗户最后和地皮一样平或者淹没在地皮下面也很平常,所以,一步就迈上房顶也不必是武林高手。我们住的房子所幸还不是土坯的,也没有下沉。可是只要下雨雪特别是雨天屋里就会漏水。上房顶你也看不见是哪个地方漏了,油毡纸变成黑的并且越来越薄,几层粘连一起。铁皮部分也无法看见直接的破洞。就用章丹(一种油漆)刷了,铺一层破布。时间长了,几层破布破油毡纸整个翘起来。撕也不动,剪也不断,劲儿使大了会把房顶撕出更大的破口。

    下雨了不是什么好事,即使没有下沉的房子也很难抵御雨水倒灌。家家门口旁边都有几块砖或者一段木头之类,为的就是垫在门前的水洼。下水道远没有今天这么发达,下大雨时候家家小院会存水,大院也是一片汪洋。每家就会自动出来一个人,大家在大院中间挖出排水沟。

    “堵坝了!”,不管谁先发现下雨,都会这么大声疾呼。家家要关窗关门,还要把事先早有准备的炉灰倒在自家门前。屋里面更要找出来能找出的盆盆罐罐,接纳老地方漏雨。外面的风雨停了,屋里的滴答叮咚却停不下来。等到第二天,云开雾散,家家小院里被子褥子还是别的什么衣物会万国旗一样开满招摇。整个大院也弥漫着一股发霉的味道,那味道随着风儿飘散出去,街上也是路上也是。一连几天,久久不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情法之间
后一篇:无臂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