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上的一个朋友,违反了我们合作的协议,给我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根据风险共担的原则,我扣除了他相应的一半费用,并和他签署了补充协议。补充协议规定,如果他在规定时间内履行约定,我继续归还他被扣除的费用。他爽快地答应了。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过了履行补充协议时间几个月,他仍然未能兑现我们补充协议的内容。这件事情,由于我工作忙碌,也就渐渐淡出我的视野。突然有一天,我接到一个信息,是他的。他在我的手机上留言,声称如果我不归还他的费用,他将用尽一切办法对付我,并阻止我的事业发展。我还是尽力规劝他履约,告诉他如果履约,我依然会退回扣除的费用。但是,我的规劝没有起到相应的结果。他反而变本加厉,用未登记实名的手机持续不断攻击、谩骂我。
那一段时间,我几乎不愿打开自己的手机,只要一打开屏幕,就会看到这样那样让我焦头烂额的信息。他还用未登记的手机打我的手机,而且都是在我刚要接听的时候,立刻挂断。我几乎被他折磨成神经质了。
我决定求助于公安派出所,看看他们能否帮助我解决这样的问题。但是,在我从派出所大门出来以后,我彻底泄气了。派出所的警察告诉我:“没有登记姓名的号码,我们取证比较困难。再说,也不可能为了你的这些短信,我们抽取专人赶赴外地办公处理。比这样的事情紧急的太多了。”
我很沮丧地转身回去。七月,正午的太阳把我全身烤得有气无力。我感到我自己快要崩溃一样。回到自己的住所,我一下子就倒在床上。 下午起来以后,我把这件事告诉我在外地的一个朋友。她听了以后,没有发表自己的见解,而是告诉我一个另外的事件:她的一个作者,写了一篇文章,与一家报刊编辑的文章相近,但是仔细鉴定,分明没有抄袭的嫌疑。报刊编辑一直嚷着说这个作者窃取了他的文章,要求作者道歉,并要求她所在的杂志道歉。
我问她:“那么,这件事情你们现在如何处理的呢?”
电话那头的她告诉我:“我什么也没有做,根本不去理会他的叫嚣。他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你若去理会,他会得寸进尺;你若不理会,他什么也不是。过阵子,自己就会觉得无趣,乖乖地退下来。”
我顿时恍然大悟。原来,天下不乏和我有着类似烦恼的人。但是,只要自己行得正,完全不必理会这些无理取闹的人与事。
台湾彰化人萧萧的作品《禅与心的对话》中讲述了一个故事:佛陀在世时,有婆罗门教徒拿着两瓶花要献给佛陀。佛陀只说两个字:“放下。”婆罗门教徒放下了他左手上的花瓶。佛陀又说:“放下。”婆罗门教徒紧跟着把右手的花瓶一并放下来。结果,佛陀仍然只说:“放下。”婆罗门教徒觉得很奇怪,两手空无一物,还要放下什么?其实,佛陀要他放下的,岂止是身外之物。最重要的,还是要他放下自己的心事。把身外之物放下,仅仅放下了表象,而把自己的心事放下,才是放下了本质,也才能做到荣辱无惊,处变不乱。中国有句古话,叫“宁静以致远,淡泊以修身。”此言不虚。
放下手头的担子,可以走得更加从容;放下肩头的疼痛,可以生活得更加雅致;放下心头的烦恼,可以生活得更加轻松;放下万古长空的寂寥,是不是也可以得到一朝风月的精彩?
和朋友通了五分钟电话以后,我感到自己心头的一块石头已经落了地。朋友的一席话,让我明白,尘世间的所谓烦恼,其实大多都是自己给自己加的。如果你不去理会,什么烦恼也无法近身。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