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
(2009-08-22 17:49:14)
标签:
育儿长途客车驾驶员连云港邵顺文作品散文百家散文读者教育 |
分类: 每日一题 |
10岁的女儿打算去连云港玩。家里没有人能够抽出时间带她去。我告诉她,等过几天清闲一些,我带她过去。她不同意。我说:“要不爸爸把你放到长途客车上,你自己过去,我让你舅舅到连云港车站接你,你看好么?”
她思考了一会儿,答应了。
我把打算告诉她在连云港的舅舅和舅妈。他们一致认为我“疯”了。我告诉他们,应该没有问题。我觉得自己的女儿虽然年少,但是,她接受的事物比我们这代人要广泛,对于“好人”与“坏人”这些常识性的道理,她有自己基本的判断。她应该比她的同年人略为精明一些。况且,现在的长途客车条件比较好,从车站直接出发的车基本都是从高速行走,直达目的地。我只要和车辆驾驶员交代一下,让他中途休息时间留心一下我女儿,应该没有问题。她的舅舅和舅妈听后,觉得也有道理,于是就答应在连云港苏欣快客站接她。
坐公交把女儿送去车站的路上,我给女儿一个手机,让她储存好她舅舅的手机号码后,把手机放在自己的裤子口袋里。我关照她路上可以看书,不要用手机打游戏,不要吃别人给的食品,不要喝别人给的饮料。她抬起头看着我问:“爸爸,你韶不韶?”“韶”是我们南京方言,说一个人“韶”大意就是说他话多、罗嗦。南京电视台有一档节目叫做“老吴韶韶”,主持人老吴主要给观众聊家长里短,很受喜爱。我听了女儿的话以后,告诉她:“不是韶,出门在外,小心是必须的。”她不屑地瞟了我一眼,说:“你过时了,老土。”我哭笑不得。
在公交上,女儿的神情非常悠闲自得,丝毫没有一个人出远门的压力。我偷偷给她发一条信息,考验一下她手机响时能否及时反映。结果,发现,她依旧逍遥自在地望着窗外景色,根本没有注意到手机信息。下车后,我问她:“手机在身上,为什么没有听到?”她掏出手机一看,说:“在震动上,车子颠簸厉害,听不到。”我赶紧把她的手机调到正常响铃状态。
打票的时候,女儿说:“老爸,我知道你现在心里想什么。”
我说:“你知道啥?”
她说:“你一定在为我担心。”
我笑笑说:“就凭你这么聪明,用不着我担心的。”
女儿的车票是30号。我把她送上长途客车,打算把她调个位置,让坐在驾驶员的身边。她不肯,坚持要坐自己的位置。我把她带到30号位置以后,她刚刚坐下,就对我说:“你还是早点回去吧,站在过道碍人家事。”我拍了拍她的脑袋,转身下车。
在车下,我和执勤的驾驶员聊了两句,请他帮助我留心点女儿。驾驶员说:“过来接她的人,她熟悉吧?”我说:“是她舅舅。”驾驶员说:“没有问题,你把我车号告诉她舅舅,让他四个半小时以后到苏欣快客站接她就可以。”我连声道谢。
回到公司以后,我也着手出差。在路上,我一直琢磨要不要给女儿发条信息,问问她适应不,但是接着我又坚决抵制了自己的“关心”。我知道,如果要锻炼她,就应该像把一只风筝的线折断一样放飞风筝。如果你一直紧紧拉着手中的线,那么你的风筝永远不会飞高飞远。现在我要做的,正是给她提供一次又一次“断线”的机会,让她的见识和胆略超过在同一个起点出发的“风筝”。
四个半小时以后,她的舅舅给我打来电话,告诉我已经接到我的女儿。我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拿着电话,本来想和女儿说几句,但是就在那一瞬间,我又打消了这个念头。
在老家,和母亲聊起这件事,她惊讶地看着我,说:“你胆子也太大了,以后千万不能这样。”我笑着说:“这600多里路,对她来说,应该只是个起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