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鞭

(2009-08-03 23:02:58)
标签:

邵顺文作品

大地笔记

读者

散文

鞭技

教育

分类: 每日一题

 

 

          邵顺文散文【母亲的柳篮】  发表于【大众文学】2009年第八期

          

 

 

 

 

 

 

 

偶然的机会,看到了一场杂技表演。表演者来自河南开封一家武术学校。领头的人是一个二十余岁的青年。他大约一米七高,长长的头发,扎成一个独辫,这让他的脸看上去多了一些书卷气息。他身材匀称,光着上身,胳膊上的肌肉显得健壮有力。他分别给围观的群众表演了硬气功、生吞活蛇、喷火、双节棍、长鞭等。最让我感到难忘的是他的鞭技。

杂技是在晚上进行的。广场上没有路灯。表演者们自己支起了一个灯架,用一盏大功率的灯照耀着舞台。围观的群众有老有少,男男女女,把表演者们围了个严严实实。杂技开始的时候,这个青年手里拿着一根长长的皮鞭开始清理场地。他的鞭子大概有三米长。鞭子一头粗一头细。他握着粗的一段,对着地面猛然一抽,场内立即发出“啪”的一声巨响。这声音让观众的心里一震,我们的脚步不由自主跟着向后倒退了几步。青年接着飞快地舞动他的鞭子。鞭子忽前忽后、忽左忽右、忽上忽下,呼呼生风,并在半空不住发出“啪、啪”的声响。他舞动片刻,人群已经自动向他指定的地方散开站定。

真正的鞭技是他的第二个节目。在昏暗的灯光下,一个一身红衣的工作人员手持一张报纸,站到舞台边上。青年握着皮鞭站在距他大约三米左右的舞台中央。他示意乐师把音响打开,然后,伴随着音乐悠扬的节奏,他缓缓举起了鞭子,轻轻摇摆了两下以后,他猛然把鞭子指向了那个手持报纸的工作人员。我的心顿时提到了嗓子眼。只听“啪”一声清脆的响声,工作人员手中的报纸已经被鞭子抽成两瓣!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欢呼。

工作人员接着用报纸的一半给他继续鞭打。他气定神闲,三米长的鞭子在他的手里彷佛不是鞭子,只是他伸长的一截手指一样,灵动自然,挥洒自如。“啪”的一声过后,工作人员手中的报纸变成了均匀的两半。接着,他又用鞭子把报纸打成一张报纸的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直到报纸只有四五厘米长短,他依然在继续。工作人员拿报纸的手微微颤抖起来。他对着工作人员大吼一声:“你抖什么?”工作人员还没有反应过来,他手中的报纸又被青年的鞭子打成两半。掌声顿时响彻舞台四周。

青年放下鞭子,要求工作人员衔一支烟在嘴里。那个工作人员点燃了一支烟,叼在嘴里。青年缓缓举起了鞭子,轻轻摇摆了两下以后,猛然把鞭子抽了过去。一鞭过后,我们看到,工作人员嘴里的香烟只剩下半支,另一半已经掉在了地上,依然在冒着丝丝白色的烟雾。掌声再次响了起来,很久没有停歇。

看了他的鞭技以后,我感叹不已。能够把三米长的鞭子舞动到如此娴熟自如的地步,我还是第一次见到。不禁想起《庄子·徐无鬼》里面的一个故事:

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曰:“尝试为寡人为之。”这个故事是“运斤成风”典故的来历。它告诉我们熟能生巧。庖丁解牛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

杂技观看结束以后,我问那个青年:“你是什么时候开始练习鞭技的?”他笑着对我说:“我六岁开始练习,至今已经二十年了。”听了他的话,我半晌没有吱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聚 会
后一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