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秦

(2009-04-06 21:09:01)
标签:

邵顺文作品

大地笔记

书刊

帽子

三秦

文化

分类: 每日一题

 

三秦是吕姓作家朋友的笔名。

看到三秦,我一下子就认了出来。他个子和我差不多高,也在一米七左右。朝铁路宾馆门口走的时候,他的腿微微瘸着。他的穿着非常朴素,黑夹克衫,青牛仔裤,远看像个地道的农民。他的头上戴着一顶休闲帽子,是出门旅游的那种装扮。帽子遮住了他的脸,让我觉得他像个侠客。
    隔着六七米距离,我们一起看到了对方,一起向对方举起了自己的手,一起叫了对方的名字。虽然我们这是第一次见面,但是彼此的直觉没有错。他的股骨头坏死,所以当他过来的时候,我能够准确判断。他在一些书刊上见过我的照片,所以也一眼认出了我。
    把三秦带到宾馆以后,我才看清了他的脸。他把自己的帽子从头上取下来的瞬间,我看到了一张如同刀刻的脸。国字。脸上的纹理分明,如同沟渠,与他的年龄极其不对称。一双眼睛,明亮,敏捷,机智得和狡黠相类。他进屋以后的第二件事情是赶到洗手间,对着自来水龙头就洗自己的头。天气仍然比较冷,我赶紧劝他,别冻了自己的身体,他说不碍事。
    三秦是在知道我赶赴西安之后,专程从宝鸡来看我。文友们对我的关心,让我觉得很温暖。和他聊天,我有两个感觉,一是享受,二是受罪。说享受是因为他的谈话极其具有感染力和煽动性。他善于演讲,说话是他的特长。说受罪是因为他的讲话连续性太强,讲话中的排比句比较多,讲起来绵绵不绝,佛佛江水,有一种强制性进入你耳朵的感觉。所以,和三秦讲话,我非常注意策略,那就是在必要的时候打断他,把他变成聆听者,等到适当的时候,再引导他重新讲述。
    三秦的创作很不容易。一方面因为他的股骨头坏死,一方面因为他的家境比较贫困。但是三秦没有在这双重压力的打击下放弃自己。我很佩服他的精神。三秦说神交我在2004年北京的一次领奖。我记得我得过这么一次奖,但是那时候,他的名字不可能进入我的印象。2007年,我主编一本书,收入了他的一组文字。我们的电话与短信联系就多了起来。但是2008年,他像从地球上消失一样和我失去了联系。我正在纳闷他的音信的时候,今年年初,他又联系了我,说自己2008年因为家事、工作和购房等诸多事情,把创作搁置了一阵子,现在打算把自己的诗歌集出版,希望能够获得我的支持。
    三秦的性格不是我性格的一种类型。我是个说一不二的人。对于我来说,没有一件事情必须经过漫长的思考和分析。我能够想到的,就能够做到,而且是马上做到。三秦不然。他会把自己的想法和我探讨无数次以后仍然举棋不定,这让我感到沟通的困难。但是我一直这么想,即使不做业务,他依然是个值得信赖的朋友。这一点,我深信不疑。
    他带来了一些书刊请我鉴别。我告诉他文学圈是个很艰难的圈子,生存问题是圈子朋友最大的问题。我们不能断送别人的生活。他答应了我。我告诉他如何鉴别并带他现场鉴别了他带来的几本。他很为自己买的几本书感到羞愧。这很正常。很多东西,经历了,就会不觉得惊讶。
    中午吃饭,我叫上小说作者马腾飞和他的孩子一起进行。三秦讲话的双面特点在马腾飞的面前一览无余。马是个内蓄的朋友。为了保持讲述和聆听的对等,我不得不反复运用我认为的技巧打断三秦,并把马的相关境况介绍给他。
    席间,三秦的妻子打来电话,让他准备她考试的材料。我很想对她说几句,也想对所有文字客的爱人说一句:如果你的爱人喜欢写作,请给他(她)一些写作必须的自由。创作是直面生命的,容不得打扰。真正的文字是作家以渐渐逼近的死亡为代价换取的,不是轻而易举可以得到的。所以,如果你希望你的爱人长寿,给他(她)一些写作的自由。
    三秦的业务,依然像我所说的那样,停留在他内心的思考上,没有变成现成的答案。我的口腔已经溃疡了,我们谈话的时候,马腾飞已经睡着。我已经连续几夜没有休息好。和三秦苦口婆心讲了一个下午,他依然在犹豫。
    为什么有人可以成功,有人却终生一事无成?我想性格是个很主要的原因。我们每一步前进,都伴随着风险。没有风险的人生,不是真正的人生。我们的成就不可能建立在风平浪静的生活上,只能建立在不断推进的自我超越中。
    三秦下午要赶回去。我们在西安站面前合影留念。他对摄影的执着超过我的想象。我行走过许多地方,但是几乎没有留下一张照片。有许多东西,我们来不及回顾。即使老了,也无暇回首。我觉得生命是一个永恒的发条,不许我滞留在回顾的动作之上。
    我对三秦讲了一句话,希望热爱文字的朋友们也能够借鉴:对于文字,我们不可以不期望,也不可以期望它能够瞬间改变我们的人生。文字给我们带来的乐趣体现在我们永不停息的追求之中。世界上真正成功的作家不多,无数人在努力,谁都不知道哪个最终可以成就自己,所以,我们唯一正确的态度是:把文字当成自己的挚友去爱和雕琢,而不能当成一个赌具期望它带来立即兑现的远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十年一书
后一篇:吹埙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