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中考高考作文研究第一人
中考高考作文研究第一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9,315
  • 关注人气:24,04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7-06-12(客家让豆腐)

(2007-06-13 21:23:34)
标签:

图书出版

版权交易

分类: 每日一题
2007-06-12(客家让豆腐) 

    今晚。深圳。朋友请我吃客家菜。

    客家菜的味道真的让我感到新鲜。服务员麻利地端上客家牛肉丸、客家让豆腐、鼠耳菜等。我一边品尝,一边听朋友对我讲它们的典故。客家菜丰富,但是更加丰富的是它们的故事。

    朋友说,多年前,客家人进饭店,可以自己带菜让厨师加工,他们支付加工费就可以了,再说,饭店也没有办法准备那么多的原料。有一次,两个客人一起去饭店,他们一个带着肉,一个带着豆腐。厨师在为他们加工的时候,他俩互相谦让。带肉的要让带豆腐的先加工,带豆腐的要让带肉的先加工。厨师没有办法,就将肉剁成肉屑和豆腐一起下锅烹饪。出乎意料的是,菜做出来后味道极其鲜美。于是从那时起,就有了“客家让豆腐”这道菜。

    但是在资料上能够查到的典故叫“酿豆腐”。根据《客家风华》的叙述,有好几个故事。先來看兴宁的传说。话说有一个明眼人和一个盲眼人到饭店合伙出钱来加菜,這在客家叫“打吊聚”,他们叫了一道“猪肉焖豆腐”。菜上桌后,盲眼人夹呀夹的,把豆腐都夹烂了,只夹到猪肉吃。明眼人却嫌豆腐烂了,不能吃,两人便吵起來。老板见状,便把菜端回去,把猪肉剁碎了,酿进豆腐里,豆腐经过油煎便不会夹碎,两个人都吃得皆大欢喜。从此便有了这道客家名菜了。

    还有五华的说法,一个是和兴宁相同的版本,只是兴宁人换了五华人而已。还有一个是在金朝的末年,逃避战乱的客家人,因没有面粉来做过年节的饺子,有人便改用豆腐做饺子皮,把馅料塞进豆腐皮里,演变下來,便是“酿豆腐”了。

    所以在清朝的乾隆年间,便流传一个故事,说那时武状元李威光回五华省亲,在筵席里,有人问他天下第一名菜是什么,他说天下第一名菜就是五华的“酿豆腐”。此语一出,“状元赞酿豆腐”,便成了客家菜的名菜了。

    我们就餐的这家饭店,“客家让豆腐”是他们的招牌菜。豆腐做的非常脆,但是却又不易破碎,豆腐外煎着厚厚的肉屑,那肉屑轻易并不掉下来。豆腐的嫩和肉屑的老道合而为一,让人不忍歇手。我认真的品尝了以后,不由得赞叹起客家人烹饪技艺的高超来。

    客家让豆腐能够一直流传的秘密究竟在哪里?我想他们对这道菜的认真钻研使得它的味道不断完善应该是其根本所在。在饮食服务行业,招牌菜是饭店能够做大做强的杀手锏,同样在其他任何行业,特色也是个人或者企业安身立命的基本。特色就是成功的前提。

    岁月流转,时光飞逝,许多东西我们根本不知道它是否曾经存在过就已经湮入历史。在浩荡的人类长河,只有精品才能保留和传承下来,在文化行业更是如此。客家让豆腐怎么可口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让我明白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无论做什么,要就不做,要么就做到最优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