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仙桥危改不是“游戏文章”
酒仙桥危改在近四年的时间里,拆迁工作一路曲折。今年6月9日,酒仙桥危改首次尝试以投票方式解决分歧,结果近四层的投票居民不赞成或反对危改方案,再次陷入了僵局。
如今,围绕酒仙桥危改的社会舆论又陷入了“票决拆迁有效性与合法性”的非务实性的争论中,什么“私权”与“民主”,什么“多数”与“少数”,什么“法律正当”与“制度回应”,等等,我统而概之曰“哲学泥潭”。这样的争论,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没有多大积极意义,甚至只有消极作用,是种危险的舆论走向。
要这么讨论下去,还会有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具体问题与具体分析、可能性与现实性、可能性与不可能性等的讨论出来,而且讨论不会有结果。这样的讨论只会让当事居民环顾左右,无所适从。我们都知道,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总和认识的角度有关,角度不同,认识不同。仅仅从某个角度观察事物会导致认识的片面,只有从多种角度对事物进行综合考察,才能权衡各种利弊,从而确定比较恰当、比较适宜的行动。而有责任有条件从多种角度考察酒仙桥危改的,只有当地主管部门和相关机构,社会应该相信他们。
一方面危改迫在眉睫,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和质量,刻不容缓;另一方面,近四层的投票居民不赞成或反对危改方案。这对矛盾与一般矛盾一样,是对立统一的。统一在于,危改是为了居民的福利,危改是居民心底所望。而对立就是一个补偿标准问题。
进一步分析可知,危改与不赞成危改,这二者不是相生相剋的矛盾,统一大于对立,统一的方面是主要的,是积极的,符合广大居民利益的。因此,完全可以找到对立转化为统一的条件。对此,酒仙桥街道办事处街工委副书记巴长瑞的话说得很实在:现在能做的只能是耐心地等待,给开发商一些时间进行评估,拿出下一步的实施意见。
“文人墨客”不管这么说,终究是“游戏文章”,我们常说,实际工作远比想象的复杂得多,社会的进步和民生问题的解决,终赖社会实践工作者的智慧和劳动。这种时候,我们应该做的不是漫无边际地谈论民主和私权,煽风点火,而是应该积极营造有利于真正维护居民利益,有利于问题解决的舆论氛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