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来认为,网民是互联网的主人,是网民塑造了互联网舆论,真正的高人在网民中;我从来认为,绝大多数网民是正义的、善良的、可爱的;我从来认为,爱国主义永远是网上最强的旋律。
但是,我也不否认,目前,网民言论有很多问题。这有社会的原因,有互联网的发展超越了国民素质的水平的原因,也有网民自身的原因。这里仅论网民言论之“气急败坏”倾向吧。
我们看到,现在的网民言论呈现一种倾向,就是遇事不管三七二十一,统统反对,统统不同意,统统骂了再说。不管你说什么,都是不满意。沾官员的事,全是腐败;有警察涉案,就是警察全都匪化了;有弱势群体的人杀了人,那都是社会的错;有的城市户口放开,那是要掠夺农民的土地……
刘涌案,众所周知。先判了死刑,网民言论以排山倒海之势,高喊有人要杀人封口,呼天抢地要刀下留人;迫于舆论压力,司法机关再审此案,改判死缓;出人意料,却又恰如所料的起来,仍然是铺天盖地的言论呼啸而来,认为是金钱买通的结果,是官黑勾结;舆论的压力已经影响到了司法的公正,上级司法机关再审此案,最后定为死刑。
“新华网贵阳11月29日电
记者从贵州省公安机关获悉,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仁县县长文建刚一家及保姆27日晚间被杀害,遇害人包括文建刚本人及其妻、儿子、岳母、姐姐和保姆。”就这样一个惨无人道的案件,网民的言论让人心寒。网民言论大多是“这就是官僚,官倒的背后就是鲜为人知的事实”、“杀得好”、“死有余辜”等等。
黑龙江齐齐哈尔籍农民工王建民猝死同仁医院案同样引爆了网民的满腔怒火,照例引起骂声一片。指斥医风医德者有之,怒骂社会不公者有之,痛责贫富差距者有之,诟病司法审判者有之……有人甚至将这一特殊个案大而化之,引申出一系列片面偏激之词。
如果这些事件都实在是太“刺激”人,让网民不得不冲动偏激的话。北京2008奥运口号的发布奥运吉祥物的发布,网民也大开骂界,就让人难得其解了。国外一片赞美,国内反倒一片臭骂。口号和吉祥物有那么坏吗?有那么差吗?记得一位北大教授看不过了,出来说了几句话,表示既然我们选择了,作为中国人,我们首先应该支持。结果这位好心的教授也被网民骂得体无完肤。
这样的事例实在是不胜枚举。只要有热点新闻出来,你就看吧,网民总是背道而驰,什么难听说什么,拒绝理智。
我以为,遇事有情绪很正常,正是因为有了情绪,网络舆论才如此具有生气。但是,我们每一个上网的人作为网民的一份子,也必须充分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网民的社会责任意识强弱决定了我们将塑造一种什么样的网络舆论,塑造一种一种什么样的网络舆论环境。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也是生产力,营造良好的和谐的网上舆论环境就是为祖国的发展建设作贡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