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http://ww4/large/4c1815d6jw1eweobiw3e3j20k00c0jsj.jpg昨晚著名公司战略专家姜汝祥博士在二货公社微信群里关于微商的讲课,听了以后感觉有几点需要跟姜博士商榷。
1、精英创业和大众创业两种创业的划分,我认同。但精英创业先做极致产品、大众创业满足极致需求的逻辑,值得探讨。
2、产品和需求无法分开的。即使精英创业,自身很牛,技术很牛,搭建的平台很牛,但其前提是什么?还是看到的需求。
我们看新东方执行总裁陈向东创办的“跟谁学”;
看九个月估值增长150倍(从去年10月的1000万人民币到今年7月的2.5亿美元)的“疯狂老师”;
看有过阿里巴巴经历的程维创办的滴滴;
看华为手机全球市场总监创办的“云印”(整合最不起眼的名片制作)……
这几个都属于精英创业,但平台产品的极速增长,背后的前提是什么?还是看到了庞大的需求。
3、因此,我们无法将所谓精英创业和大众创业的产品和需求割裂开来,它们互为作用。
无非在精英创业中,投资人更看重的是创始人过去的耀眼经历,可能从吸引投资角度更方便些。有投资人说过,只要BAT总监级别的离职创业,都有投资人愿意跟着投。
4、大众创业是否只有微商一条路?不见得。微商是大众创业的其中一个路径,但不是创业的全部。将大众创业归于微商,似乎有点以偏概全。
5、博士在后面关于债权与股权模式、关于过程价值等等观点,都认同。
1、精英创业和大众创业两种创业的划分,我认同。但精英创业先做极致产品、大众创业满足极致需求的逻辑,值得探讨。
2、产品和需求无法分开的。即使精英创业,自身很牛,技术很牛,搭建的平台很牛,但其前提是什么?还是看到的需求。
我们看新东方执行总裁陈向东创办的“跟谁学”;
看九个月估值增长150倍(从去年10月的1000万人民币到今年7月的2.5亿美元)的“疯狂老师”;
看有过阿里巴巴经历的程维创办的滴滴;
看华为手机全球市场总监创办的“云印”(整合最不起眼的名片制作)……
这几个都属于精英创业,但平台产品的极速增长,背后的前提是什么?还是看到了庞大的需求。
3、因此,我们无法将所谓精英创业和大众创业的产品和需求割裂开来,它们互为作用。
无非在精英创业中,投资人更看重的是创始人过去的耀眼经历,可能从吸引投资角度更方便些。有投资人说过,只要BAT总监级别的离职创业,都有投资人愿意跟着投。
4、大众创业是否只有微商一条路?不见得。微商是大众创业的其中一个路径,但不是创业的全部。将大众创业归于微商,似乎有点以偏概全。
5、博士在后面关于债权与股权模式、关于过程价值等等观点,都认同。
前一篇:谁能主导光瓶酒的未来?
后一篇:原罪与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