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职业经理人:发展趋势与自我修炼

(2008-05-21 23:42:32)
标签:

职业经理人

发展趋势

自我修炼

财经

经过多年的发展,快消品行业的职业经理人体系终于基本形成。但与快消品行业的食品、饮料、洗化产业相比,白酒行业的职业经理人发展步伐还是明显慢了很多。

这种慢我想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白酒行业原为国有企业,近几年才纷纷完成改制,从而缺乏真正职业化的经理人群体;二是白酒行业的市场化进程虽然早,但营销、管理两大系统在此进程中由于缺乏原创性的理论或操作模式,从而较少出现知名的经理人;三是在大多数国有企业改制为民营后,由于大多处在复苏期,职业经理人群体的发展不成熟。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职业经理人的发展是必然趋势,随着白酒行业一线品牌、强势二线品牌和区域二线品牌之间的人才流动,以及2000年以来早期的第一批经理人的形成,行业内职业经理人群体正在快速走向成熟。

那么,白酒行业职业经理人的发展趋势又是什么?

首先,企业老板的职业化心态决定了职业经理人阶层的发展。

对于大多数业外资本进入的白酒企业,基本上属于二次创业。我曾经提出,首次创业与二次创业的不同就在于“用工”与“用人”的区别、“个人英雄”与“团队打拼”的区别等。所以要想形成真正的职业经理人阶层,老板们职业化心态的确立——即企业发展需要依靠大量的营销、管理精英人才的加盟,只有不断的引入各级各类职业化的人才,才有可能推动企业的快速复苏——就成为最根本的前提。

其次,职业经理人的个人职业化发展。

从近几年的实践看,酒类行业职业经理人的个人发展有几个明显的路径:一是自己创业当老板,做经销商,做品牌运营商,用积累的资金收购或租赁一个小酒厂,或者创办其他企业;二是改行做咨询,用自己积累的智慧、经验和技能或与几个合作伙伴创办咨询公司,或加盟大的咨询公司;三是在自己知名度和经验不断提高的同时打造自己的核心团队,用团队的力量在不同的企业间游走。

最后,职业化成熟的表现最终体现在职业经理人评价体系的形成。

随着经理人阶层的逐步形成,老板们头疼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即如何评价职业经理人?如何给不同层级的经理人支付薪酬?这既是敏感问题,也是老板和经理人共同关心的话题。但目前由于还没有形成独立的经理人评价标准和机构,以致不同企业自身对经理人的评价大相径庭。不过我相信,随着经理人的大量涌现,相应的独立评价机构和评价标准也必将逐步形成,这才是行业职业化成熟的最终表现。

当然,职业化的发展也离不开职业经理人阶层的自我修炼。这种修炼我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是职业技能的提升。

每个人的技能都有差异,不可能全能发展。那么作为一个职业人,无论是普通职场人还是正在发展的经理人,都要明确自己的技能方向。是个人技能突出还是擅长带领团队?是招商型还是市场型?是善于总体思考还是善于局部作战?是参谋长型还是执行力型?这些都是现实存在的个人技能差异。要想一步步走向更高层级的经理人,就必须明确自己的优势技能和关联技能。即找出自己最擅长的技能并不断向纵深提升,同时弥补关联技能的不足。如营销人员的个人发展无非销售线和市场线两大类,而两条线又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所以无论自己最擅长的技能在销售线还是市场线,都必须不断的弥补自己在另一条技能线上的不足。

一句话概括:职业经理人生存的根本在于长板的突出。只有不断加长自己的长板,用长板优势弥补短板劣势。别忘了,只要有支撑点,斜木桶的盛水容量决定于最长的那块木板。

其次是职业道德的修炼,这是职业经理人生存的原则。

只有恪守职业道德,才能最终被老板认可,被业内认可。而职业道德的具体体现是什么?职业操守和商业道德。

第一,对老板负责。我认为职业道德链的顺序应该是先对老板负责,才能对客户负责,然后才能对自己负责。反过来也同样成立,对自己负责了,才能对客户负责,并最终表现出对老板负责。这既是一个双向线,也可以是一个循环的等边三角形。顶端是对老板负责,右下角是对客户负责,左下角是对自己负责。

第二,恪尽职守。认清自己的职责,牢牢把握企业发展方向和可以整合的内外资源,在自己的岗位上认认真真,踏踏实实,任劳任怨的完成岗位职责和任务。不管到哪里,老板需要的都是做实事的人。要抛开不切实际的想法,抛开脱离现状的空谈,做实事,说实话,讲实际,求实效。

第三,坚守底线。这个底线就是商业道德和法律底线。道德是告诉我们要怎么做,法律是告诉我们不要怎么做,两者之间才是职业经理人的生存空间。商业道德由于已有大量的论述,在此无须多说。但坚守底线有可能会出现两种异常:一是自己突破了企业坚守的底线,二是企业发展突破了自己的底线原则。无论哪种异常,最终的结果是职业经理人必须离开。但前者是黯然离去,名誉受损,后者是主动离开,规避风险。

这也就像爬梯子,梯子的两框就是道德和法律,无论向哪个方向踩空,都会跌落。梯子的内格就是个人发展阶梯,而每一格就是企业坚守的底线,内部踩空了也许不会跌落,但一定会受伤。

最后是职业心态的确立。

从个人发展看,由一个普通员工到高级经理人需要什么样的心态很关键。我认为必须确立“勇于坚持、不断充电、把握机会”的职业心态。

第一,勇于坚持。认清了方向就必须坚持下去,可能在坚持的过程中会有其他诱惑,但一定要坚持。没有在业内的沉淀历练,是无法积累经验和智慧的。所以我曾经多次说,在白酒行业,五年可以真正入行,但五年绝对成不了专家。这就是坚持的力量。

第二,不断充电。充电不一定非得拿到什么样的资格认证或者更高的学历,俗话说“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有心,就可以在生活和工作中随时随地的获得充电机会。留心宏观经济走势,把握行业发展方向;留心行业数据,从数据和现象中找出规律;留心营销和管理实践,总结和提炼固化的运作模式;留心老板的管理技巧和大局把握,提高全局意识;留心上司的团队管理,弥补自己的管理缺陷;留心同仁的突出技能,整合为我所用;留心外部身边人的成功检验,检索自己的资源匹配。“三人行必有我师”真的老话不老。

第三,把握机会。无论被动机会还是自己主动创造的机会,都要认真分析机会资源和自己的匹配状况,是否能够牢牢把握并为自己创造更大的个人发展空间。

对于机会是否与自己的资源匹配,如果不加以分析,则必然出现超出自己预料的结果。我们看到,一些职业经理人正是没有理清自己的长板,不顾自己的技能和资源是否适应企业发展需要而盲目加盟,并导致最终的黯然离开。因为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需要不同职业技能的经理人:高速增长期更需要开拓技能,稳定增长期更需要执行力,改制转型期更需要战略思考。认清的企业所处阶段的不同,结合自己的长板技能,才能明白自己是否适合企业的发展需要。俗话说:所谓明智,即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我想正是这个道理。

最后,用一句话与所有在业内打拼的经理人共勉: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