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灯台架风景区石漫滩天池天井天梯天棚 |
这两天很累,但只是身体累了,爬山。
北京回来后,当天带着父母妻女连夜到了提前预订好的石漫滩水库。公司不放假,我就是想偷个懒,放松两天。
二郎山:森林氧吧
依山傍水,居于丛林间,窗外就是一望无际的湖面。晚上来时波光粼粼,凉风拂面,心无旁骛,清净了许多。
度假村的对面就是当地有名的国家森林公园二郎山,很有意思,与郎酒所在地二朗镇的山同名。山虽不高,登起来却很费力,因为石阶太陡太直,还要几个人轮番抱着女儿,累。
二郎山因二郎神而名,山门处一座高高的二郎神塑像,很威武的样子。山上的林木覆盖率达到96%,满山遍野几乎看不到裸露的地面,生活在这里真的很惬意。
南面山坡中,有一片栎树林,大树笔直,山道弯弯。下山途中路过这里,湖面上的船只轰鸣、山顶大庙的嘈杂人声顿时被密密的树林遮盖,耳边只有沙沙的风鸣,低低的对话,女儿的童声。山外是34度的高温,林间却如初春相伴,阳光透过高大的树木照近来,成了丝丝光波,柔和了许多。
看着林间石凳上三三两两的人群,也禁不住想小憩一番,无奈临近中午,陪同的经销商说还要赶着乘船游湖,只得作罢。
还是小女背诵的一首诗顿觉身临其境,没有白来: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支花。
灯台架:天池天井,秘境寻踪
灯台架景区地处舞钢城区西南十五公里处,刚刚开发,知名度很低,从停车数量就能看出来。
从山下到最高峰的灯台架,当地人说需要三个小时,而且修好的路只有三分之一。由于还有老人小孩,怕他们的身体受不了,大家商量只到天池。
三面环山,山谷是登山的唯一之路。沿谷而上,过望灯桥、迎仙桥,转过一个弯,十米之内两重天,气温相差十多度。不是凉爽,而是阴凉,汗水顿时被阴风吹的全无。
三面峭壁间,一座200平米见方的水池映入眼帘。正面悬崖上细如丝线的水帘轻轻坠入水面,这就是天池了,旁边有栈道和水中大石可以绕到池中。和想象中的大不一样,与长白山天池相比只能称为“小小天池”,但正因小巧,使得整座山更显精致,灵气涌动。
往上的山道太过险要,就让父母和女儿休息下山,我们几个继续沿山崖中新修的石头栈道曲折前行。
望灯亭,很别致的名字,在这里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灯台架顶峰。感觉近在咫尺,但山路绕的太远。由于弯道多,还不感觉太累,决定看看天井、天梯、天棚。
忽上忽下约10分钟,一个巨大的一线天赫然眼前,穿过一线天就是井底。向上看,四壁矗立大约20米高,井口最长处约5米,最窄处只有2米左右。一面井壁上也在滴水,奇怪的是水落下没有任何积存,全部通过石缝通到天池上面了。
在井内爬过75度陡的天梯,到井上过天桥(一线天上面短短的石桥),迎头一面无比庞大的石块伸出悬崖,形成了长约30米的石棚,这就是天棚了。呵呵,还真是遮风避雨的好去处。
一路攀爬,一路聊天,和太太都感觉这里没有多少人工雕琢的痕迹,也许与开发不久有关吧,原始的味道大部分得以保留,相比二郎山的人工造景(原始森林除外),雅致百倍。
二郎山借湖而名,体现更多的是秀气,湖光山色,山色是点缀。而灯台架少水,天井与天池幽居深谷,体现的是原始的未加雕琢的精致和清静。
两下相比,我们还是喜欢原始的质朴气息。我跟太太说,有时间还是直接在这样的山里住几天最好。
想象一下:山风拂面,如小女柔嫩的肌肤。一把躺椅,一壶清茶,一本好书,一眼美景,悠然无终日,自然更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