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把握白酒涨价时机

(2007-02-12 15:56:31)

这也是去年上半年我曾经写过的一篇短文,现在拿出来再学习一下。

对于白酒涨价的时机,我的个人意见是:

1、白酒涨价分为战略性涨价和战术性涨价,即看他是为了长期的目标还是短期行为。如果是长期的目标,厂家一般会有相应的配套跟进措施,以确保价格逐步到位;如果是短期行为,就有可能出于短线促销或是短期内产品俏销等目的。所以作为代理商,首先要根据厂家的综合情况判断其涨价属于哪种情况。

2、涨价的时间选择有淡季和旺季两种。

淡季又分为淡季初和淡季末,淡季初即如去年春节后的茅台突然调价一样,节后上班突然通知经销商涨价,出厂价上涨40元,达到了308元。这在白酒行业绝对属于首创,也是一招险棋。也只有如茅台之类大品牌才敢如此。因为一来节前大家都忙于出货,手头几乎没有库存,便于节后进货;二来节后进入淡季,价格一般会下跌。但茅台篇篇选择这一时机调价,几乎所有的经销商手里都没有什么库存,也就谈不上谁能抓住时机赚钱了。从目前来看,价格执行还算基本到位,现在基本上在305310之间。

淡季末的涨价一般选择在6月底或7月底,即赶在白酒旺季之前。如几年来剑南春的6月份涨价和20017月底茅台从185元调整到245元等案例。

旺季的涨价也有两类,即9月份和12月份调价。9月份的如2003年五粮液调高30元,剑南春、泸州等紧随其后。12月份的调价一般为茅五剑进入黄金旺季,因为供应紧张而调价,这种调价一般为经销商主导,厂价不涨。

从这些年各品牌涨价规律看,各品牌多在淡季末调整厂价,旺季末经销商调价(06年的茅台淡季初调价是首创)。但涨价的时机不仅仅在于单纯的时间选择,更多的来自于市场形势是否看好,尤其是后期市场能否看涨。同时经销商渠道的配合和厂家综合配套措施如促销跟进、广告支持、返利政策等是否及时到位。

3、涨价的方式分为跳跃式和渐进式。

所谓跳跃式就是一次涨幅较大,在20元以上或10%—15%之间。如茅台、五粮液的几次调价。

渐进式涨价是指一次涨幅较小,多在10元以内。通过多次小幅度调整讲价格逐步拉升到企业决策者的目标心理价位。如剑南春的多次小幅度调价,每次均在10元左右。

还有一种涨价形式就是厂家不调,而是通知经销商调高一批价和零售价。但这样风险较大,因为各地市场情况和经销商执行力千差万别,很难确保执行到位。

4、最关键的是如何确保价格调整到位。

对于调高厂价的情况,一是应该要求厂家给予区域支持,首先是渠道支持,通过召开区域经销商订货会、厂商联谊会等形式详细讲解涨价目的、手段和措施,公布激励政策,如订货奖励、新返利政策、促销品支持和促销活动支持等,所有经销商统一步调,同步调价,限量销售,让市场自然产生饥饿感,内有限供,外有政策,将价格提升到位。二是对零售商,无论是商超渠道还是餐饮渠道,主要以一到两个月的大范围促销活动造势,以对零售商的利润承诺和其他额外支持如促销品、库存补贴和提高返点等手段为保障,协同终端将价格调整到位。

对于厂价不调而市场价调高的情况,如果是因为俏销,可以不推出配套促销活动;如果是厂家通知调高市场价,则经销商应该从新增利润中拿出一部分自行开展销售激励。首先对二批压货,因为二批最看重利润水平,只要利润高一点,他们能够自行解决和消化;其次是对终端渠道开展促销,可以通过高利润刺激终端压货,同时采用促销品、买赠活动、抽奖活动等在终端渠道造势,帮助终端商消化新增库存,提高终端周转速度的同时,二批的货物周转也会加快,那样二批也会认为新价格执行较好,从而提高后市销售信心。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确保新价格的顺利到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