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伦药业
(2010-10-28 12:17:07)
标签:
杂谈 |
分类: 企业分析 |
成长的确定性
一市场占有率、集中度提高,
(1)监管要求越发严格,市场进入大大提高壁垒,过去小企业玻璃瓶生产模式将被淘汰。
(2)规模优势带来的成本优势护城河
科伦药业市场份额占23.4%,第二名的双鹤药业8%。科伦药业产品价格比双鹤便宜,但毛利率比双鹤还高;除了本身规模成本优势外,公司采用总经销、总代理模式,有利于控制费用。
与发达国家相对成熟的大输液市场相比,我国大输液市场集中度较低。
公司2009年销售各类大输液产品约22亿瓶(袋),作为全球最大的输液专业制造商,科伦药业输液产品2009年度国内总体市场占有率为23.4%。
随着大输液行业内产品结构的逐步转化、监管力度的日益增强,通过竞争提高行业的集中度是发展的必然趋势。2006年我国大输液行业前十强企业的生产集中度仅为23.37%,2008年已增至48.4%。在09年的时候,就提升到48%,其中,科伦药业的市场占有率为22%,位居第一。
输液袋生产行业有个运输半径范围,并购对于提升产能有很重要作用,而科伦药业成熟的管理模式对于并购重组提升产能有相当大的帮助,参考下文:
从2003年至2089年,科伦药业一共花费了1.5亿元,并购了12家公司,在收购当年,只有两家企业盈利在100万以上,其他都处于亏损或微利的状态,然而,截至2009年年底,这12家公司的销售收入已经达到14.5亿元,占公司总收入的45%,贡献净利润1.5亿元,占公司净利润的36.15%,科伦药业对收购企业的起死回生,又是怎样实现的呢?
刘革新:没有上市,我们的利润的积累有限,所以你就只能收购那些廉价的公司,管理很差的公司,然后我们导入我们的管理模式,我们通常会这样,一个企业核心的职能是,产,供,销,人,财,物,我们派出这六个方面的专家,就是收购并购整合的专家,整个团队过去帮助他们建立标准,完善流程,建立制度,培训技巧和方法,导入管理和技术,所以科伦这样一种无处不在的盈利的能力,我们基本上可以在全国任何一个地方,在我希望,我认为有价值的地方,去完成这样一种复制和团队克隆的能力。
二产业结构升级
2010中报,玻璃瓶产量5.9亿瓶,软塑袋产量7.1亿瓶。
产业升级对于科伦药业而言,最直接的是产品调整带来毛利率提升。玻璃瓶是其四种大输液业务中毛利率最低的,为28.97%,低于平均毛利水平(39.03%)10个点。
“预计3-5年内,我国大输液市场将表现出‘2-4-2-2’格局,即玻璃瓶占20%,塑瓶占40%,软袋占20%,最新一代包装的输液产品如直立式软袋产品等占20%”。科伦药业副总经理陈得光表示。光是产业升级带来的利润提升就很可观。
三输液行业自然需求增长
大输液从品种可分为玻璃瓶输液、塑瓶输液、非PVC
以上三个方面保证了公司未来的良好的成长性,30%~40%的净利润复合收益率应该可以实现(非股价)
如果股价回归80元,10年30倍左右pe,那是很好的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