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球大帝谈股论金(184):独家解密尚荣医疗
(2013-03-27 21:30:01)
标签:
杂谈 |
分类: 我思故我在(黑球大帝谈股论金 |
尚荣医疗:合同锁定高增长
一)
1)
自上而下选股主要谈的是行业背景,如果细分行业增长速度在30%以下,通常本人没多大兴趣继续观察,有些朋友可能喜欢林奇大师选择的沙漠之花即在冷清行业、缓慢增长中的行业寻宝,俺不否认可以找到宝,但这个高难度动作我是承认学不会。在这个充分挖掘的资本市场里,沙漠之花当我等俗人挖掘之时早已变得价值闪光而价格不俗了。但我更偏向在高速增长的行业中寻找发展最快的那匹黑马。
尚荣医疗就是处在医疗大改革的背景下高速发展的医院建设大潮中。尚荣在没上市之前受制资金限制以及知名度问题,一直只能专注生产、安装洁净化手术室这样业务,如果一直从事这块业务的话,据相关机构估算每年也就100亿左右市场规模。对于国内市场如果一个药品有100亿市场的话,本人认为是可以值得期待的,但带有工程类的医疗股是远远不够,其市场空间尚属偏小。但往往事情起了变化,尚荣医疗上市后,募集资金近9亿,再加上采用信贷模式从而切入医院整体建设市场,由此市场空间豁然开朗起来,据相关机构测算此市场已经达到900亿;加上前面洁净手术室100亿市场则近1000亿市场。当然我们通常都知道券商是乐观派,我们保守点,打个五折吧也有500亿市场。
综上,尚荣医疗在近千亿市场里尚荣的管理层再不济事,也可以拿到一些订单,事实证明尚荣医疗在2012年可以说是订单大丰收之年,已经集合到手的合同已经超30亿。
2)
对于尚荣医疗,可以定性为工程医疗器械股,为何这样讲?因为尚荣有块业务是洁净手术室,朋友们不要小看手术室,是要求无菌化,不是说随便哪个建筑商拿起刀子就可以建设的,这需要相当专业的施工能力,在国内外此块竞争对手都是相关专业性的竞争对手,其门槛还是蛮高的。
而对于医院整体建设这块,本人认为门槛则不高,因为只要具备建筑资质的都可以参加竞标。所以即使市场再大,最终拼的是资金以及当地政府关系。但这并不打紧,因为在尚荣这样大的市场里,可以凭借自己的买方信贷模式帮政府解决医院建设资金困难的难题。
拓展开医院整体建设业务后,由此将尚荣医疗的业务发展完全打开,我们也可以从不断发布的合同也可以看出尚荣的一些端倪来。虽然我们没法在他的招股说明无法找到尚荣在行业地位是否处在龙头地位但即使预估10%的洁净手术室份额还勉强也算对的住各位看官。
3)
a)上下游议价能力
企业能否成长,能否突围而出,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优势是非常关键的。尚荣议价能力在上游受一定经济影响导致原材料会有一定飘浮但结合各年毛利率,尚荣毛利一直保持稳定在40%左右。这说明尚荣受上游原材料压力不大,而在下游拿订单之时能够充分享受溢价能力。不过未来存在不确定性因素就在于医院整体建设因合同签字,但原材料波动则一定会影响最终利润。
如此,跟踪尚荣的基本面就相对简单即未来的毛利率是否因人工费用的上升以及原材料的上升导致工程结算的利润下降。
b)管理能力
管理能力是比较虚但又是非常关键的东西,任何事情都是人做出来的,企业发展当然要看掌舵人或管理层是否真正为股东利益着想。从股权结构来讲,梁桂秋家族控股五成以上与流通股东利益一致。而目前主抓工程的副总梁桂添也是上市高层。结合目前尚荣已取得订单能力来讲已经证明在政府关系以及具备部分资金优势。
4)
a)
b)
c)
d)
对于工程类的股票,资金的需求是巨大的,虽2012年报未出,但三季报表在这块控制还是非常好,目前消耗的资金只有几千万而帐上仍有8个多亿。但随着项目的推进,8个亿的资金管理能力越来越难。
二)
a)
好股不怕等三年,对于优秀的三线股来讲,两年调整时间也对于刚开始就严重看好并套牢两年的人,是非常难受的。即使熬过两年目前也未必看的出未来一定大涨。其实尚荣是市场典型“戴维斯双杀”案例,初上市时因为很多投资者看好商业模式,在高估值时买入。但处在熊市是杀一切高估值的最佳时机,果不其然,在2012业绩因工程收入延期导致不给力直接将股价打压到除权价11.27。此时离上市最高价31.32之时已经跌幅深达60%几,所有参与投资尚荣的人都是亏损累累。
但真正具备眼光的朋友是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的。当筹码充分换码时,调整到整整两年,所有的一切已经是物是人非时,我们偷偷的打枪进去也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
综上,从时间调整上来讲,两年时间是足够的。
b)
技术通常是人云亦云,而且易学难精,而本人虽是以基本面分析为主,但技术方面的运用也从来没有放弃。从传统的K线已是多头排列,趋势向上,这是非常明显的多头走势。
从量能方面来看,在11-14一带存在明显的吸筹过程,然后又在随后的半年又是吸筹,从而使量能进一步集中。
三)
a)
b)
至少今明两年,如不出意外的话,因为合同锁定,其利润增长在前面已经分析了,是大概率事件。
四)
a)
毛利率降低主要是因为担心合同签定后,因为人工费以及材料费上涨而吃掉部分利润,不过工程类通常是采取底价转包模式,于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毛利下降锁定利润。
b)
因为合同结算问题,主要是涉及到应收帐款问题,从目前的财务报表显示,此比例在上升,占营收比例仍在合理 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