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臣倍健业绩超出预期,品牌期待拉升
(2011-07-01 23:36:26)
标签:
杂谈 |
分类: 黑球大帝每日收评 |
策略会交流纪要
1 季报收入1.3 亿,净利润4000 多万,同比增长52.6%、25.3%。
目前销售网点有比较大的增长,国药控股国大药房等大的连锁都已经进去了,前100位的连锁药店有83 个都进去了,11
个大型连锁超市也进去了。去年统计了有1 万3 千个点,现在差不多有1 万6
千个了。渠道以前是代理商管理,我们会逐步加大市场力量,终端点做的更精细一些。终端拦截对我们非常重要,我们会增加投入、增加终端支持。人员上面做了比较大的储备。招了应届毕业生60
多人做营销,营养师招了40 多人。产品来说,去年我们报批的批文现在基本上陆续都下来了,7
个保健食品的批文。募投项目进展比较好,现有车间生产都比较饱和了,到年底新的车间盖好之后会产能瓶颈问题能明显改善。广告方面与省广传媒开始合作,还准备找一个营销公司合作。代言人姚明,今年准备在姚明回国的时候拍摄一个新的宣传片,大概是今年7、8
月份。
Q:1 季报净利润增长幅度较慢,公司解释为品牌推广费用季度分摊问题,未来是怎么变化?
A:品牌推广费用率去年1 季度是3 点几,今年1 季度是13
点几。去年上半年因为跟姚明谈合作,所以把品牌推广节奏拉低,今年各季度比较均衡。去年平均是10 点几,今年2
季度是12、13,全年也稳定在这个水平。(招商证券注:公司在IPO
路演时说去年把整个营销费用率放在21%水平,而实际是24.8%,我们假设今年略降不到1 个百分点。)
Q:介绍一下取得的7 个产品批文都是什么?
A:小麦胚芽油(原食准字),牛初乳粉,牛初乳加钙咀嚼片,钙铁锌,锌咀嚼片,都是这一类的。去年报上去的,原来报批的都是国外比较热销的。在没有保健食品批文时已经按照普通食品销售,有批文后能进入更多的地区。
Q:原材料波动情况?
A:今年上半年原材料涨的比较多,比如奶粉上涨了40%,不过我们品种分散,整体成本涨了2 点几,我们去年调价4
点几,可以看到我们今年1 季度的毛利率基本持平、略有提升。
Q:原材料来源如何把控?三聚氰胺这种风险能回避吗?
A:我们的原料取自全球。我们取的原料在当地是比较好的,如巴西的绿蜂胶、新西兰的乳制品,我们选择大的跨国公司来合作,由对方进行质量控制。我们有时到现场对供应商做审核、考察;每批产品我们也会检测的,所有产品都要检测三聚氰胺的,包括现在塑化剂,我们引入外部机构来检测。
Q:产品价格如何控制?
A:产品利润空间大,所以价格不容易控制。我们从去年11 月1 日调零售价,到今年1月1
号全部调整完毕,把全国的价格都统一下来。深圳本来价格高,因为费用高。我们用一些方法让深圳与其它地区价格一致。我们找一个层级的代理商、或者直供终端,终端冲货的可能性很小,因为一般是经销商才容易冲货。我们收取一些保证金,如果发现窜货,则扣保证金。所有产品内外都有防伪码,每瓶都能追溯到从哪里出去的。
Q:加强终端控制如何做?
A:原来依靠代理商,代理商考虑到成本的原因,做的不够精细。我们把销售区域划的更细,由7 个区域分为10
多个区域,加强终端。
Q:往内地扩张不是靠一批、二批这样去发展的吧?
A:我们覆盖到的是二线城市,三线城市还覆盖不了。比如广东的大参林有1000 多个店,我们只能进入一小部分的店。
Q:我在长沙县的一个小药店也看到咱们的产品,咱们已经铺到那里了?
A:有可能是通过什么渠道过去的,那里我们还没有大面积的做。
Q:品牌拉动有何心得?
A:我们现在的品牌还不能成为消费者的心智品牌。我们的品牌还是一个强势的渠道品牌。所以我们要加强终端拦截先,以后会加强品牌的拉动。
Q:在海王调研咱们的专柜情况感觉不好,怎么回事?
A:我们与海王,08 年前合作比较好,08 年后撤出了,10
年初进去了,后来又出来了。海王的条件苛刻,海王有三个自己的贴牌产品,拿我们的产品做陪衬。我们在大参林排在第二位,增长比较好的。现在这些连锁都会做一些贴牌,对我们会有一定的影响。之后的影响会越来越小,有贴牌的都做了,没贴牌的现在再做有点难了。
Q:公司曾发布公告详列广告投向,能详细说一下吗?
A: 2
亿多元品牌建设费分三年投入,还是按销售收入的10%来投入。今年刚上市,募集资金会产生一些利息,所以今年会加大投入。我们投了非诚勿扰的广告、湖南卫视的百科传说,电台等等;分众、聚众暂时停了,我们会分节奏去做。
Q:广告投放重点区域是哪里?
A:全国性覆盖的媒体,央视、卫视、分众等。与当地的一些媒体,如车身广告,与当地的代理商一起做的,也占一定比例。
Q:网络广告没见到怎么做?A:没有直接做网络的硬广告。觉得划不来,可能事件营销用一整套方法去做更好,我们有专门的部门做宣传,公共事务部。
Q:姚明签约对终端销售拉动大吗?还是对开拓网点价值更大?姚明受伤,广告价值会否受损?
A:不管姚明在不在打球,他的影响力的都在。06 年签约刘璇时,她也退役了。我们未来十年八年都有可能与姚明合作。
Q:姚明吃咱们的东西吗?
A:我们每年会送给姚明一些产品,他有专门的营养师,我们的产品吃不吃、吃多少倒不清楚。
Q:同店增长情况如何?
A:连锁药店有一个数据对比,老百姓药店,去年单店增长81%,这是我们做的非常好的一个连锁终端。其他的连锁终端做了粗略的统计,大致70%的销售收入增长来自于点的扩大,30%来自于同店增长。渠道分成3
块,代理商、直供终端、自己的连锁点,主要还是代理商的点,占80%,直供终端占16%(老百姓、大参林、屈臣氏),3%自己的连锁店(直营店、联营店)。
Q:店扩张的空间如何?
A:全国有38、39 万家药店、4 万家商超。我们借鉴药品的做法,一般一个药品全国5~6
万家铺下来是正常的,我们期望铺上6~8 万家。
Q:行业的本质是什么?生命周期是怎样的?
A:产品是长期的消费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健康意识加强了,才会出现的。安利1934 年、GNC1935
年就出现了,NBTY1971 年,都很多年了。我们创业也有15 年了,相信产品会有很长的成长期。
Q:相比安利的竞争优势在哪里?宣传上的差异在哪里?面对的消费者有何不同?
A:安利是我们的学习目标。安利是直销,我们是非直销。现在市场发展很快,没有直接的竞争。安利培养了很多营养剂的消费者,对我们开发市场也有利。每个消费者的购买习惯不同。我们也会学安利、未来购买一些海外的原料基地。美国直销占18%,中国的直销占80%,发展阶段不同,未来比例可能要变化。直销、非直销空间都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