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营销+品类营销+控制营销= 三驾马车驱动东阿业绩增长

标签:
杂谈 |
分类: 黑球大帝每日收评 |
1.0文化营销:寻找经典中的商机
核心提示:一流企业卖文化,二流企业卖标准,三流企业卖产品。” 在营销领域,文化营销被视为最高境界,因为文化营销挖掘的是产品的文化要素,唤醒的是消费者对产品的精神诉求,成功的文化营销,可以在产品供给与市场需求之间形成稳定而持久的合力。此次阿胶“质量门”事件中,东阿阿胶不但毫发未损,而且业绩逆流而上,与其近年来在营销上努力打造自己的文化内核及包装密不可分。
主持人:今年以来,东阿阿胶连续涨价3次,但是这似乎并没有影响到东阿阿胶的经营业绩,请问几位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主持人:为什么东阿要扛起文化营销的大旗,用意何在?
主持人:程总能否介绍一下,东阿阿胶这些年是如何进行文化营销的?
2.0品类营销:挖掘品牌背后的力量
核心提示:近两年,品类营销理论在业内颇有影响,品类被企业家视为隐藏在品牌背后的关键力量,谁能玩转品类营销,谁的品牌就更具有商业价值,而最具有商业价值的那个品牌,无疑是市场的领导品牌。而且,在一些能天然规避竞争的行业里,后来者的跟进,更能加深领导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
http://www.menet.com.cn/Subject/photos/aim/201009291000230230.jpg三驾马车驱动东阿业绩增长" TITLE="文化营销+品类营销+控制营销= 北京凌越峰科技有限公司顾问郑越 |
http://www.menet.com.cn/Subject/photos/aim/2010092909544354430.JPG三驾马车驱动东阿业绩增长" TITLE="文化营销+品类营销+控制营销= 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标点医药信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步泳 |
http://www.menet.com.cn/Subject/photos/aim/2010092909581058100.JPG三驾马车驱动东阿业绩增长" TITLE="文化营销+品类营销+控制营销= 北京福来品牌营销顾问机构总经理娄向鹏 |
http://www.menet.com.cn/Subject/photos/aim/201009291001301300.JPG三驾马车驱动东阿业绩增长" TITLE="文化营销+品类营销+控制营销= 上海益丰大药房原副总经理罗毅 |
http://www.menet.com.cn/Subject/photos/aim/2010092016252025200.jpg三驾马车驱动东阿业绩增长" TITLE="文化营销+品类营销+控制营销= 图为东阿阿胶业务人员在终端做品类营销 |
主持人:东阿阿胶启动品类营销策略,和其所处的市场特点是分不开的,现在国内补血保健品市场有什么特点呢? 张步泳:长期以来,东阿阿胶系列产品是国内补血市场的主角,从2009年监测的数据来推算,国内补血市场大概有20多亿的规模,东阿阿胶块以零售价计算有8亿元;阿胶浆以终端零售价计算有6亿元市场;然后是驴胶补血颗粒,有3亿元规模;阿胶补血膏和其他产品也有7个亿的市场。 娄向鹏:消费者一直把阿胶、当归为原料的补血产品视为首选,我最近看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的数据提示,阿胶类产品占补血市场四成以上的份额。最初的补血产品是药健字号,后来就分为药准字和食健字号,有的产品是单纯补血,有的产品是通过调气进行补血,不同的产品功能诉求不同。综观国内补血市场几个主打品牌我们就会发现,企业是一边教育消费者一边进行大力营销,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将会给企业带来机会。我觉得东阿阿胶在终端做品类营销,也是出于这个目的。 郑越:文化营销的价值就在于提高东阿阿胶的档次,刺激消费者购买的欲望,但是企业买产品不能光吆喝啊,还要铺货不是吗?消费者也觉得你阿胶好,但是要有平台将消费者的购买冲动和购买行为对接在一起才行,品类管理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那就是在终端做好品类营销,以保证文化营销收到实效。从商战策略来说,像东阿阿胶这样的品牌企业,如果不做品类管理,实际上一种失策,做品类管理对这样的龙头企业来说,是一种防御性的做法,东阿阿胶的文化营销就是激发消费者的需求。 主持人:郑越老师,你做过多年的品类营销培训和实践,我们如何科学认识品类营销呢? 郑越:品类营销在全球范围内来说一项比较先进的管理理念,我把它从其他行业带到医药行业,企业要想做大,必须要做品类营销。在医药行业有个共识,那就是,品牌药,渠道决定有无,终端决定多少。现在很多企业的营销还是走大包,货到了药店以后,营业员想怎么卖就怎么卖,这种管理很粗放,而品类营销其中一个重要措施是渠道的扁平化,优化终端产品的供应,激发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 主持人:据说东阿阿胶和上海益丰大药房有过密切合作,在终端共同进行品类营销,能否谈谈当时的情况? 罗毅:品牌药品和品牌药企与药店终端的矛盾并不是行业的秘密,因为品牌药广告、宣传等因素导致成本高,所以在终端定价也高,但是药店所获得利润空间并不大,这是药店终端不愿意销售品牌药的原因,但是,品牌药由于大力宣传,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了一定知名度和美誉度,即使利润空间小,药店也要出售品牌药。 2007年,东阿阿胶向益丰药房直供产品,从而将此前给经销商的利润让给终端。同时,由东阿阿胶向益丰大药房提供增值服务,在益丰全市12家连锁店中为东阿阿胶销售配上打粉服务,在药店周边社区开展健康教育服务,并为益丰的员工和管理层提供专业培训等。而益丰药房方面则将东阿相关的补血剂产品于店中集中摆放,同时按照价位从高至低排列,以阿胶带动东阿其他产品的销售。 主持人:这种合作对药店产生怎样的影响? 罗毅:以益丰大药房为例,2007年上海益丰12家门店中,除了5家为新开张以外,其他的7家店里东阿的产品销售总体增长率为229%,其中增长率为100%以上的就有6家。2007年,益丰实现销售1.5亿元人民币,其中东阿阿胶的系列产品就占了50万元,实际上东阿阿胶和益丰于2007年8月才开始合作的。 郑越:秦总提出“三名”联盟的创意,我们具体执行,这个思想符合品类管理赢者共赢的期望,在名店里面为消费者卖名厂生产的名药,扁平化渠道、产品直供,除了上海益丰,还有海王、老百姓大药房,这几年培训了2000到3000名店长和员工。名药是顾客认定的质量保证,名厂是消费者价值的保证,而名店则是用名品、名牌和服务信誉为顾客和厂家创造价值的载体。三名联盟可以达到更大价值,供应链以及服务链的集成效应能产生1+1>2的效果。店员要像顾客解释东阿阿胶如何好,首先自己要知道东阿阿胶的功效,很多店员接受过培训以后,过年回家也给父母买东阿阿胶,这说明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店员的认可,店员从内心对东阿阿胶认可。 主持人:除了与药店的合作,东阿阿胶的品类营销还有哪些方式? 郑越:在我们与东阿阿胶合作期间,帮助东阿阿胶做了非常多的社区服务和门店的推广,比如带客户熬胶,具体操作阿胶文化节、膏方节啊,这些工作都是为了激发消费者的需求。激发消费者购买阿胶,必须有简单易行的方法,让消费者容易接受阿胶,否则,繁琐复杂的方法,会将很多客户拒之门外。为了能够让阿胶产品和服务真正深入消费者,东阿阿胶建立15支社区巡展队伍,在15个重点城市定点传播。每个小组3~4人,内容包括咨询服务、健康讲座、代客熬胶等。与此同时,东阿阿胶赞助参加了由国家中药管理局主导、每年一省一届的“中医中药中国行”等活动来实现阿胶价值的广泛传播。 主持人:对于药企相关负责人来说,如何才能很好地在终端操作品类营销? 郑越:企业与终端共同努力才能做好品类营销,一就是工商业之间的一把手要达成共识,二是制订一体化合作流程,三是企业之间中层及基层对对接,四是保障能力的培训,五是合作计划的考核,六是信息回顾。 在终端,品类营销主要围绕九项指标进行,首先是三客:客流量、客单价、顾客忠诚度;其次是三毛:初级毛利、维持毛利、商业毛利;然后是三库:库存周转率、库存脱销率、库存投资回报率。还有就是销售团队“五项修炼”的培训,目的是构建东阿阿胶特色的终端管理模式,定期进行基于品类销售的生意分析,通过科学系统的生意计划和回顾,科学设定终端销售模型。 东阿阿胶为每个零售商量身订做品类盈利模式,东阿阿胶系列产品中,有良好的品牌价值、有二线产品资源、有专业化服务。厂家最重要的是把价格稳定好,药店好好卖药,品类营销就是告诉药店,不要随意降价出售东阿阿胶,把心思放在为顾客服务上就可以多赚多少钱,营造一个健康合理的利润空间,因为东阿阿胶还有一些新产品,新产品价格消费者不是很敏感,通过老产品带新产品,给零售商一个健康的利润。商店如果没有利润就无法生存,如果利润不健康就会走向反面。企业为了把一个区域的价格维护好,要去找所有的药店去谈,只要有一个药店不守规矩的话,整个市场就会是恶性竞争。 主持人:品类营销给东阿阿胶的销售业绩带来哪些贡献?品类营销是否能基于企业产品的特点,创造属于自己的蓝海? 郑越:从合作的63家重点客户来看,2008年销售额比2007年增长49%,2009年又比2008年增长63%,42家重点战略合作客户完成率107%,同比增长56%;广东、合肥、江西、浙江、江苏、四川、河南等12个区域进行了不同形式的三名合作推广复制,均与各大连锁一把手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品类营销就是围绕顾客需求为核心,为终端客户提供增殖服务,同时上马新产品,比如2008年市场上出现了固元膏热潮,东阿阿胶很快行动起来,在合作终端开展现场熬制固元膏服务,因为固元膏主要成分就是阿胶,东阿阿胶肯定要不失时机地抓住市场需求,上马新产品。我相信,按照这个营销思路,东阿阿胶以后还能开发出更多新产品,以丰富自己的产品线,满足更多客户的更多需求。 娄向鹏:试想,如果东阿阿胶不下沉到终端做品类营销,那就无法准确地把握市场需求,开发新产品也无从下手。东阿阿胶这么做,已经超越了普通意义上的竞争,因为行业内的对手和东阿阿胶无法相提并论,东阿阿胶做为行业老大,对手在哪里呢?对手就是市场需求,对于东阿阿胶而言,做新蛋糕比抢现有的蛋糕更有意义。 我认为东阿阿胶今后开发新品类才更有意义,因为阿胶不是日常消费品,它是保健品和药品,这就注定了市场需求的有限,所以开发新品类细分市场才能保证它始终走在行业前沿,强化自己的领导地位。而且,这样的企业开发新品类是很有优势,一是知名度高、美誉度高,老产品深入人心,二是网络好,2006年开始的品类营销使其终端建设在稳定中壮大,今后新品类在老产品的带动下,通过不同的组合,一定很有前途。 3.0控制营销:把握网络抓住财富 此文已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