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友转来一篇东东,很有趣的问题,就是选择买IBM还是买美孚石油的问题,这就是个成长与价值的问题。说实话,我现在为止还没有找到这个平衡点。不是找不到,而是并不实用。
从理论上来说,在这个方面是可以有个公式来平衡这个问题的,但由于我缺乏数学知识,所以就还没有摸索出这个公式。当然,我采用我的土八路方式,还是可以找到这个理论上的平衡点,但似乎有点并不实用,而且也上不了台面,在目前反对者不少的情况下,我也就不愿意显丑了,望大家见谅。所以,就放上来大家探讨一下。
我不知道这是谁的作品,但道出了一个投资的深层次话题:价值与成长!
我希望,有志于价值投资的朋友重视这个话题。
东财网友(第50楼)
回到1950年,我们可以有两个选择,买IBM还是买美孚石油?相信大部分现代人会选择前者,IBM是一个时代的科技象征。来个比赛吧,两只股各投资
1000美金试试。哗哗哗,53年过去了,IBM的股价涨了300倍,美孚石油的股价涨了120倍。在涨幅这一项上,IBM获胜。但投资呢,当初美孚石油的1000美元现在变成了126万美金;投资IBM的1000美元,变成了96万美金。两者相差24%,咋回事儿?明明IBM的涨幅大啊?
原因很简单:定价和股利。IBM的定价太高了,但发放的股利却没有美孚石油高。53年来,大家不断地分红,由于股价低,美孚石油的投资者可以拿分红继续投入,几乎可以积累到原有股票数量的15倍;而IBM的股东仅能积累到原有股票数量的3倍。因此,尽管IBM在涨幅上击败美孚石油,但加上分红积累股票的价值,美孚石油在投资收益总额上却轻松打败了蓝色巨人。
由此引出西格尔投资收益基本原理:一只股票的长期收益并不依赖于该公司实际的利润增长率,而是取决于该增长率与投资者预期的比较。
根据这个原理,不管股票的利润增长率是高是低,只要它超过市场预期水平,投资者就能赢取高额收益。比如,人们对IBM的预期较高,IBM的增长率虽然高,但股价当然也高;人们对美孚的预期低,美孚的股价也低。即使是同样的分红,再投入的时候,我们就能获得更多美孚股票,美孚就是靠着这些多出来的股票,打败了IBM。
简单说,从长期来看,投资的收益取决于股价的高低和分红的多寡。如果股价低,分红多,即使没什么增长,也能赚大钱;股价高,同样的分红却不能买更多的股票,到头来还不如分红多的低价股。
(2009-11-09 11:39:51
IP:116.24.112.*)
※我本来准备把这个计算结果放在前面的,但想想还是放在后面吧,这可以让朋友们在惊喜以后再冷静的思考这个问题。
这个计算结果就是:在53年之中,假如你长期投资,IBM的投资年均收益是13.83%,美孚石油是14.42%。
呵呵,也许大多数朋友想不到是如此的年均收益吧?同时,我在这里向大家暴个料:我们尊敬的巴菲特老先生的实际投资收益还达不到这个标准。
当然,这里还有着当时的美国股市处于底部的原因,所以,其实际收益还可以提高一点,但对于53年的年均收益来说,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附表:年均收益计算表
|
IBM
|
美孚石油
|
1950年
|
1000
|
1000
|
2003年
|
960000
|
1260000
|
53年累计利润
|
95900%
|
125900%
|
年均收益
|
13.83%
|
14.42%
|
在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同时考虑两个方面:
1,价值与成长的问题。
2,长期投资的收益率问题。
其实,在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还会涉及到有效市场与无效市场的问题。当然,这个深层次话题就不在今天的探讨此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