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昨天走进珠江五校是获得业务上的提升,收获的满满喜悦和兴奋的话,那么,今天走进聋校就是精神上的洗礼,收获的是对这世界的感恩和感动。
初进聋校,感觉这就是一所小巧精致的学校,操场干净整洁,树木修剪得大方好看。
但当你看到陶艺室,缝纫教室,个训室……这些不常见的名字和安静的下棋,看书的孩子,你马上意识到它的特殊。
走廊里有很多孩子,但静悄悄的,下课铃声清脆悦耳,眼保健操的曲子在播放,可孩子们依然在做着自己的事情。
好奇地问过他们的老师,他们怎么知道该做眼操了。老师说,教室里有电视,他们会模仿电视,跟着做。
观摩了老师的个训辅导和集体培训。所谓“个训”就是老师在工作间(个训室)里单独辅导某一个孩子,每次20分钟。
老师在电脑上出示图片,然后语速特别特别慢地问孩子,这是什么?孩子用手语回答老师,老师再慢慢地读出这个词,让孩子看着她,慢慢跟着读。简单的一个“蛋糕”不知道要重复多少次……
孩子们看着走进
教室的我们,兴奋地指着我们对老师说:客人~这些孩子说中文就像老外那么那么的生硬,有的词语需要我们仔细辨认才能听得清楚。
老师回应孩子说:那见到客人,你应该说什么啊?
孩子回过头看着我们,一板一眼地说:客人~好~我叫xxxx(名字),我伸出手和他的手握在一起晃了晃,说:你好!然后向着他竖起了大拇指。
孩子很开心地笑了,可我的眼泪却不争气地往上涌,小声对老师说:你们真是太不容易了~
那老师微笑地点点头,继续训练这个孩子。后来在研讨时听老师介绍,他们的课程很有随机性,如果外面下雨了,那么今天的特训内容就围绕“雨”进行,学校来客人了,就训练孩子们怎么和客人打招呼,做自我介绍,总之,利用一切外力,创设情境。
参与集体语训的是四年一班和五年一班的8个孩子,这节课的内容是“自我介绍”,有个女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上课到下课,这期间她一直在笑,是那种发自内心地笑。同学发言的时候,她仔细看着同学的嘴吧,人家说得快,她就喊:慢点,慢点……
老师把孩子分成了A,B两组,每次都是两个组轮换着叫,聋校课堂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是无声的,老师们都是用语言教学的,只是说的很慢,让孩子们看清楚她的嘴型。
孩子们说得好,老师就在黑板上画“笑脸”中的一笔,如果能说一个长句子,则奖励一个完整的大"笑脸"。
课堂上,孩子们的表现都非常精彩,每当有孩子看向我的时候,我都会冲着他竖起大拇指,点一个大大的赞,他呢,则开心地冲着我笑,点点头,表示收到。听课的老师多次善意地为孩子们的发言鼓掌。
孩子们的表现无可挑剔,可看课的我们都不时地发出叹息声,唉,看着溜光水滑的娃,竟然什么都听不到,真是太可怜了。
看着孩子们灿烂无邪的笑容,努力地模仿着老师发音时专注的眼神,真是感慨万千……培训部刘老师问我有啥感受?
我说:我就想回家紧紧地拥抱孩子!能有一个健健康康的孩子,这就是上天给我们的最大恩赐,是不?
明天去育智学校,听说,我的心能被震得细碎细碎滴……
聋校的外面是花鸟鱼虫市场,我买了一盆铜钱草,里面还有一条小金鱼,快乐生活,力争让每一天都过得精彩,无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