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稿:走近李清照之声声慢
(2012-11-12 15:30:46)
标签:
育儿校园声声慢李清照 |
分类: 学校那些事儿 |
佳作欣赏广播稿
2012年11月15日
甲:金色的童年,阳光灿烂,童年时光,我们亲近经典。
乙:金色的童年,如梦如幻,校园内外,我们诵读经典。
甲:今天,我们与圣贤为友,今天,我们与经典同行。
乙:欢迎大家走进今天的《佳作欣赏》,让我们一起读圣贤书,学有德人,立君子品。我是五年二班的毕瑾。
甲:上次的《佳作欣赏》我们背诵了李清照的《如梦令》,今天老师请来了二年二任紫晴为我们朗诵。
乙:请同学们一起背诵《如梦令》。
乙:李清照,宋代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李清照婚前婚后都生活在书香世家。生活幸福美满。1127年靖康之乱,李清照随家颠簸南下,国破,家亡,财散,再嫁,离婚,无子嗣,所有的厄运相继降临到她身上,最后她孑然一身,郁郁终老。她的词在两宋词坛上独树一帜,被称为“易安体”,把婉约词推向了高峰。有《漱玉词》、《李清照集》。
甲:《声声慢》是李清照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靖康之难以后,词人的丈夫已故,他们精心收集的金石书画,都已散失。词人飘泊江南,由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这是女词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里的生活感受,一行行写的都是冷冷清清的秋景,一行行反映的都是孤独凄凉的境况。全词所写,不外一个“愁”字,但与她南渡以前所写的“愁”相比,有了全新的内容,感情更深沉也更博大。今天我们就来品读《声声慢》
乙:请同学们听我读一遍——
声声慢
寻寻觅觅(mì),冷冷清清,凄凄(qī)惨(cǎn)惨戚戚。乍(zhà)暖还(huán)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qiáo)悴(cuì)损,如今有谁堪(kān)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wú)桐(tóng)更兼(jiān)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甲:下面我们逐句来品读。
乙:寻寻觅觅(mì),冷冷清清,凄凄(qī)惨(cǎn)惨戚戚。
甲:开篇的“寻寻觅觅”是寻找的动作,词人就好像有什么东西丢掉了一样。这东西是什么呢?是流亡以前安定、闲适的生活,是丈夫在世时的情意,还是心爱的金石拓片?词人“寻寻觅觅”地找,仿佛飘流在海洋中的人要抓到点什么才能得救似的。这反映词人内心空荡,无可排遣寄托。然而寻找的结果是“冷冷清清”,不但无所获,反被一种孤寂凄凉的气氛包围。
乙:乍(zhà)暖还(huán)寒时候,最难将息。
甲:这两句,要说的是由于环境不佳,心情很坏,身体也就觉得难以适应。然而这里不说环境之冷清,心之惨戚,而独归之于天气之“乍暖还寒”。这是借气候之冷暖无常,写飘零憔悴之苦。
乙: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甲:看到写酒就自然而然地想到愁,本要说的是借酒浇愁,但愁仍难排遣。说酒“淡”,其实是说愁“浓”,以至用酒消愁是不抵事的。一个“淡”字,表明作者晚年是何等的凄凉,心境是何等的凄苦。
乙: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甲:大雁到秋天,由北向南,词人亦是北方人,避难南下,所以说是“旧时相识”。雁可以回到北方,人却只能客居江南,“旧时相识”在异乡相逢,就更增加了词人的天涯沦落之感。下面,我们把词的上阕一起读一遍。寻寻觅觅,预备——起!
乙:满地黄花堆积,憔(qiáo)悴(cuì)损,如今有谁堪(kān)摘?
甲:这里“满地黄花堆积”是指菊花盛开, “憔悴损”是指词人自己因忧伤而憔悴。以往丈夫在世时的日子多么美好,诗词唱和,整理古籍,欣赏金石拓片。可现在呢?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在受这无边无际的孤独的煎熬了,写出了自己无心摘花的郁闷。
乙: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甲:日长难熬,度日如年,孤孤单单地靠着窗儿,怎样才能挨到天黑呢?极写愁苦已极,寂寞难耐的痛苦。一种凄清的苦况蕴含于平淡语言之中,发人深思。
乙:梧(wú)桐(tóng)更兼(jiān)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甲:梧桐叶落,细雨霏霏,细雨落在梧桐上,又点点滴滴洒到地上。这是梧桐在落泪,不也是词人的心头在滴泪吗!这里将凄凉的景色与痛苦的心情交融在一起,情景交融更添愁绪,使词的意境更为深远。
乙: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甲:词人用口语的形式,脱口而出:这情形、这光景,又怎么是一个“愁”字包括得了、承担得了、说明得了? “这次第”三字极其有力,一笔收住,总括上述种种情景;“怎一个愁字了得”又放开一步,开拓出一种含蓄的境界,让人想象,发人深思。词人满纸呜咽,笔笔写愁,这里除了悲欢离合、春忧秋愁一类私愁外,更有时代的、民族的、国家的“公”愁在,真可谓人生大悲哀,社会大悲痛。这结尾,即是收,又是放;即是对前文的概括,又把诗意推进一层,使通篇余音袅袅,言尽而意不尽。
下面,我们一起来朗诵这首词《声声慢》,预备,起!
乙:让我们一起欣赏刘欢老师演唱的歌曲《声声慢》。
甲:讲离愁,讲孤寂,讲悲秋,李清照的声声慢当推榜首。一杯残酒,一片落叶,一声雁叫,一滴秋雨,一盏孤灯,李清照都能点石成金,赋予它浓郁的感染力。李清照的声声慢采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风格和错落和谐的韵律,营造了一种化不开,驱不散的孤独失落氛围,读着它,我们似乎听得见阶前滴雨,长天孤雁,看得见梧桐落叶,黄昏孤灯
乙:琴声淡去,余音袅袅;诗词吟罢,口留清香。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食粮。
甲:美好的人生是文采人生,美好的人生是诗意人生。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的人生多一些文采,让我们的人生多一些诗意!让我们的校园充满朝气, 让我们的心灵沐浴书香。今天的节目到此结束,谢谢收听,下周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