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镇西栅街拍)
http://foot.ci123.com/images/pic/1014/1a2bdfec880a22077f9c52c2fa58ad2e.png
哈哈,我都不好意思再写江南行了,一共就走了6天,竟然写了十五篇游记。我还有点遗憾,各种交通工具还没记录呢。这趟出门各种交通工具都坐了个遍,什么飞机、游船、磁悬浮、高铁、动车、出租车、黑车、私家车,就连奇妈的摩托车我都坐过了……这些留着我自己慢慢回忆吧。
终结篇写点难忘的吧!写写现在都觉得既后怕又好玩的事儿。
话说这一路上我们都很顺,传说中那么那么热的上海,我们去的那几天不是下雨就是阴天,一点也没热到。虽说苏州、杭州咱没熟人,但临行前也都订好的宾馆,没人陪着,咱玩得也挺开心。
旅游的最后一日,我们坐高铁从杭州回上海。下车后同学一边走一边翻看手机对我说:嫂子不来接我们,我们自己坐地铁去和她汇合。我们先坐2号线到静安寺,然后换7号线到高科西路下车。她嘟嘟囔囔地说,我心不在焉地听。我们事先有约定,到了谁的地盘谁安排,上海她有熟人,她说怎么办我就跟着,无须动脑。
买好了车票直奔2号线站台,我身后背着大旅行包,怀里抱着奇妈送给我的一大盒小菜,同学拽着拉杆箱,箱子上面放着小菜。孩子们一走一蹦地跟着我们俩。
说句实话啊,沈阳的地铁我只做过一次,是带着一波去玩玩的。以前在北京也曾经体验过,但年头太长具体情况都不记得了。
来到2号线,信号灯已经开始闪烁了,并发出滴滴滴的声音,但咱也没明白是咋回事啊,我还一个劲地告诉同学:别着急上,往后面走,后面人少。他们3个听话地跟着我走,找了一个人少的车厢,我一下子就跳了上去,两个孩子也随后跟了上来。同学一手提着小菜,一手正准备收回拉杆上车的时候,车门关上了。我们三个在车上傻眼了,她一个人站在车下也傻眼了,昕昕用力拍了拍车门隔着门喊:妈妈!
地铁开走了……
这下子我们都懵了,我脑子里一片空白,我们要坐到哪下车啊?我啥也想不起来了。掏出手机想给她打电话,不知怎么的还没信号……我只能是慢慢,慢慢回忆,好在我和她一起去买的票,记忆中是在什么寺下车,什么寺啊?我抬起头看指示灯,哈,找到了是“静安寺”。静安寺的下面还写着换成7号线。
两个孩子无心往车厢后面走,就想在原地站着。但离目的地还有好远呢,空手站着都累,别说还背着这么沉的行李。于是说服了孩子,带着他们继续往车厢后面走。找了位置坐了下来,昕昕明显心不在焉,惦记她妈妈。我安慰她说:没事儿,我们到了静安寺就在那等她,一会你妈妈就来了,你可把我看住了,要是再把我丢了,你可就惨了。听了我的话,她乖巧地点点头。
我坐在两个孩子的对面,想想这一幕,我就想笑。这么大人了,还能出这样的事儿,传出去还不让人笑掉大牙?不一会儿,同学的电话进来了,告诉我下车的地点。和我想的一样,我让她也放心,我和孩子们啥事都没有,一会再见。
坐在座位上,我一个劲地后怕,幸好是我先上了车,孩子们跟了上来,掉队的是个大人,我们有电话联系。这要是两个大人上了车,落下的是孩子,那可怎么办啊?
我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孩子,一波说:你们去哪也不告诉我们,我们都不知道在哪下车。要是我被落下了,我坐一站就下车等你们。
我告诉他:可以坐一站就下车,也要赶紧找个人和我们电话联系。
记得以前和儿子说过这类的事情,当时我告诉他在哪丢的就在哪等着。去年的8月我家也发生走散的事件——我差点把儿子弄丢了,儿子也写了博文超市历险记
。当时是在沈阳,我们熟悉的城市,孩子走都能走回家,这一次是在大都市上海,真要是走散了,我真得蒙门。
到了静安寺,我们在站台上等昕昕妈妈,小昕昕一会儿站起来看一看,一会儿又站起来望一望。一波不怀好意地走到昕昕旁边打趣她:昕昕,你坐一会儿吧,你得学学我,要淡定!你看我,你妈丢了,我一点也不着急。
我听了这句,笑出声来。昕昕气得追着一波打。这小子说话够气人的。
在我们的千呼万唤中,同学拽着箱子笑嘻嘻地朝我们走过来,见面说的第一句话是:感谢中国移动,让我们联系上了。
有了这次教训,再上地铁时,孩子们紧盯着昕昕妈,不停地对她说:快点,快点,可别再丢了。为了让她行动方便,孩子们主动帮着拎小菜,在地铁上仔细听报站,快到目的地的时候就守在车门边,接着对我们喊:快点,快点下啊,别丢了。
旅行即将结束时的这个插曲,让我们终身难忘,同时也给我们提个醒,旅游前一定要想好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儿子的最新习作:
今宵月又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