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三孔”感受千年儒家文化(二)

(2010-05-26 20:02:03)
标签:

铁山园

孔府

内宅

至圣

孔子

育儿

少儿

10岁3个月

分类: 读山观海品自然

 

http://www.512ms.com/mswsign/mswsign.asp?mswid=10237

 

   孔府 又称“衍圣公府”,位于孔庙东侧,有“天下第一家”之称,是孔子嫡系长期居住的府第,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大门正中上方的高悬着蓝底金字的“圣府”匾额,相传为明相严嵩手书。

    孔庙是孔子讲学的地方,所以又被称为“至圣庙”,孔林是孔子死后埋葬的地方,所以又称“至圣林”,孔府是孔子的后人居住的地方,细心的你是否发现,这牌子上少了一个“至”字?

游“三孔”感受千年儒家文化(二)


门前的石狮子,母狮子怀里抱着小狮子,公狮子则抱着绣球。

游“三孔”感受千年儒家文化(二)
    门楣因悬明世宗亲颁“恩赐重光”匾额,故称“重光门”。门的四根圆柱下有石鼓夹抱,上面承托着彩绘的屋顶,前后各缀有四个倒垂的木雕贴金花蕾,故又称“垂花门”。在建筑工艺上很有研究价值。过去,重光门平时是不开的,每逢孔府大典、皇帝临幸、宣读诏旨和举行重大祭孔礼仪时才开启。
游“三孔”感受千年儒家文化(二)
    传说中的“冷板凳”,传是因奸臣严嵩有要事求见“衍圣公”,却被晾在这板凳上足足两个时辰,最后悻悻离开而得名。
游“三孔”感受千年儒家文化(二)
传说中的“搓洗板”
游“三孔”感受千年儒家文化(二)
    石流,府内规定挑水夫不得进入内宅,只把水倒入槽内隔墙流入内宅,女眷在府里接水使用,为了避免男女相见,挑夫送水和婢女取水的时间都是错开的。(左图是挑夫看见的水池,右图是内宅里的水池模样)
游“三孔”感受千年儒家文化(二)
    孔府花园在孔府内宅后院,又名铁山园。其实铁山园内并无铁山,只在花园西北隅有几块形似山峰的铁矿石。此石系孔庆镕在清嘉庆年间重修花园时移入的,称天降神三环路助他修园,他自己从此也以“铁山园主人”自称。
游“三孔”感受千年儒家文化(二)

游“三孔”感受千年儒家文化(二)
盛开的紫藤萝
游“三孔”感受千年儒家文化(二)
千年何首乌
游“三孔”感受千年儒家文化(二)
    一树五枝,中生一株槐树,因此又名“五柏抱槐”,有诗赞曰:五干同枝叶,凌凌可耐冬。声疑喧虎豹,形欲化虬龙。曲径阴遮暑,高槐翠减浓。天然君子质,合傲岱岩松。
游“三孔”感受千年儒家文化(二)

游“三孔”感受千年儒家文化(二)

游“三孔”感受千年儒家文化(二)

游“三孔”感受千年儒家文化(二)

游“三孔”感受千年儒家文化(二)
无论从哪个方向看,这画中的路都是冲着你的。
游“三孔”感受千年儒家文化(二)
在孔府外看见了卖“孔府家酒”的摊位,给一波的姥爷买了几瓶,算是礼物吧~
游“三孔”感受千年儒家文化(二)  

    5月2日上午我们游览了孔林。听导游介绍,至今孔姓的人去世还在往这里面埋,最好是不要拍照,小孩子也最好不要乱跑。所以我们只拜祭过孔子墓就顺原路返回了,只在外围拍了一些照片。

    通往孔林的路上到处是这种千年古树。
游“三孔”感受千年儒家文化(二)
    孔林本称至圣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墓地。它是我国规模最大、持续年代最长、保存最完整的一处氏族墓葬群和人工园林。享殿之后,正中大墓为孔子坟地,墓前有明人黄养正巨碑篆刻“大成至圣文宣王墓”。东边为其子“泗水侯”孔鲤墓;前为其孙“沂国述圣公”孔子思墓。据传此种特殊墓穴布局称之为“携子抱孙”。
游“三孔”感受千年儒家文化(二)
孔林前的一对没有鼻子的石狮子
游“三孔”感受千年儒家文化(二)

造型奇特的古树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儿子的习作 

游“三孔”感受千年儒家文化(一) 登上泰山望日出壮观 游“三孔”感受千年儒家文化(一)

泰山游记 游“三孔”感受千年儒家文化(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