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文化 |
分类: 游记 |
我喜欢舞蹈,每到一些国家和地区,如有可能总要去看看当地有特色的舞蹈表演,此次去南美,也免不了要亲眼看一下阿根廷的探戈。
世界上的有些事,只有真正了解了他的过去和现在,了解了它事实的全部真相以后,才可能真正理解。可惜的是人们不可能对什么事都去亲自实践、亲自体验,也就产生了太多的误解和偏见。
了解探戈和看探戈舞,一定要到阿根廷,最好是到布宜诺斯艾利斯,只有到了那里,即使走在普通大街上,你也会感觉到随风飘来的是那些优雅华丽的探戈旋律,会感觉到你真的到了探戈的故乡。你不仅会感觉到的舞蹈的音符,而且还能感受到整座城市所依托的文化,你会感到到处承载的是阿根廷人的热情与浪漫。到了探戈小镇,不需要别人讲解,就懂得了为什么探戈那“风情、浪漫、甚至有点狂野”意味着什么?
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探戈小镇,在这个城市的卡博区,是世界现代探戈舞的发源地。 博卡区是布宜诺斯艾利斯市第一个港口。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大量欧洲移民来到这里定居,其中主要是意大利热那亚人。这个地区以探戈、妓院和咖啡馆而著名。在这里,从食品口味到建筑风格都有着浓郁的地中海风情。
随着经济的发展,来自世界各地、特别是欧洲一些长时间在海上枯燥生活的水手们下了船就总想放纵自己,于是街上就有了一批赌馆、酒肆、娼寮。舞女们用挑逗诱惑的舞蹈来招徕生意,但是对那些醉醺醺的水手,又一定要有泼辣斗狠的一面,于是,就注定了探戈的性格:亲密而对抗、缠绵而激烈、浪漫而风情。很长一段时间,人们都认为探戈是一种放荡低级的舞蹈,也正是这个原因。
探戈街上的建筑都漆得五颜六色,本来是因为人们生活窘困,只能向水手们索要一星半点的油漆来刷房子;但这些强烈、浓郁的色彩却恰好衬托了探戈的性格。后来,根据阿根廷画家金格拉·马丁的建议,把街两边的建筑粉刷成当地代表性的颜色。街两边的墙壁上有许多阿根廷艺人的浮雕作品。1959年,政府将这条街道变成一条“步行街道博物馆”。让行人漫步期间,体验浓郁的艺术氛围。
如今,这里简直变成一个探戈的世界,到处是跳舞的人、探戈音乐、探戈的油画、壁画、雕像、工艺品,有些真有点传神入胜。
探戈艺术则是阿根廷整个国家的骄傲,也是体现阿根廷迷人风情和文化的代表。在剧院、酒吧、餐馆、街边随时都可能欣赏到原汁原味的探戈表演。探戈曲调时而清新淡雅,时而深沉含蓄,时而激情张扬。舞者跟随音乐旋律迅速变换动作,伴奏的乐队同样出色,钢琴、手风琴、吉他声交织在一起,为他们演奏出充满激情的音乐。
阿根廷人酷爱足球,更钟情于艺术,好像每个阿根廷人身上的艺术细胞是与身俱来的一样。在这个以探戈文明的地方,工艺品、纪念品都烙上了探戈的印记。对于阿根廷人而言,没有了风情万种的探戈舞姿,就犹如人失去灵魂一样。
La
Venfano是一个被当地市政府定为文化保留项目的探戈舞厅。路边随意扔着的酒瓶、窗口晾晒的衣服——酷似探戈街早期原貌的舞台背景,刻意提醒观众探戈的来历。
那天的晚上,我花了85美元,终于在La
Venfano看了一场原汁原味的探戈。演员们的表演无可挑剔:复杂迅疾的舞步、折金断玉般的下腰。只有在这里,人们才能充分理解何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节目高潮时,掌声、观呼声、口哨声响成一片,那种气氛、那种热烈、让人如痴如醉。中国著名导演王家卫在评述自己的电影《春光乍泄》时说: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看过探戈后,才真正理解了什么是“水平欲望的垂直表达”这句话的意思。给我的感觉是,这种艺术,只有在拉丁美洲,也只有真正的南美人,只有具备那种体质、那种体形、那种气质和风情的人,才可能有那样完美无缺的表演。
前一篇:吃饭品相与人生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