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科学文化美食 |
分类: 心理 |
吃饭的品相与人生命运
会自己找饭吃的孩子
最近,浙江绍兴市在中、小学生中率先推出“饮食教育”,让孩子们学会吃饭。国家教育部有关部门的领导还专门为绍兴800多名中、小学生上了第一课。也许有人认为,孩子吃饭还用教吗?但我们的实际情况是,不但一些孩子不太会吃饭,不少的大人也不太会吃饭。
两年前,一个省部级单位向社会公开招聘厅、局级领导干部,其中有一个面试题是:领导干部怎么管住自己的嘴?从嘴的主要功能来说,一是说话,二是吃饭。就领导干部的政务相关来说,说话就不能随心所欲,该保密的就得保密,不能口无遮栏;不利于工作、不利于团结的话也不能瞎说,这是领导者的基本素质之一。其二,就是不能用国家公款吃喝,要养成清政廉洁、艰苦朴素的良好作风。答全这两条的,可以说在这个试题面前得较好的分。但这个试题从一个方面告诉人们,吃的问题,不仅在小孩子,一般老百姓,有些领导干部也没有解决好。
因为人们不会吃饭,因吃引起的疾病而增加社会的医疗负担和间接引起的损失更难以用多少亿万数据来计算。所以有人认为,21世纪人类最主要的自杀工具是筷子。有一位著名医生还断言,近些年来因为大吃大喝(不会吃饭)而死亡的人,不亚于一场大的战争。只不过前者死得很不情愿,后者死得高高兴兴。
古话说,民以食为天。确实,一个社会,老百姓有没有饭吃人命关天;而今天看来,有饭吃了,会不会吃同样人命关天。
让孩子学会吃饭,人们关注的主要是吃得合理、科学。目的是中国目前孩子中“小胖墩”、“豆芽菜“实在太多了,据在上海一个区的中学统计,仅男孩子超重的比例约占28%。从全国统计情况看,近10年中国成人体重超重者增长了31%。所以,吃得合理、科学,自然太重要了。但学会吃饭,其内容何止是吃到肚子的东西。吃饭的习惯好不好,符合不符合社会的规范,影响不影响别人,是否用纳税人的钱白吃白喝,浪费不浪费国家资源,等等,还有一个吃的品相和吃饭的德性问题。
广州一餐厅吃饭以孩子体重收费
记得小时候,祖母对我吃饭是上了不少规矩的。从拿筷子、拿碗的姿势到咀嚼、喝汤的方式,吃饭不能掉米粒,不让说话、更不让大声嚷嚷,挟离自己远的菜要让大人帮助,筷子在菜碗里不能搅合,吃饭时眼睛不能老盯着菜碗,孩子坐在高凳上脚着不了地也不能摇晃,大人没有坐齐孩子不能先动筷子,亲戚朋友送来吃的东西大人没回家之前不能先吃等等。这些规矩也许不一定全都必要,都合理,但其中不乏是一些好的品相和习惯,好的、甚至是科学的吃饭方法。比如,吃饭不要说话,符合中医学上“食无言、睡无语”、集中精力吃饭增加胃液,有助消化等科学原理。再如吃饭挟菜不能在“菜碗”里搅和,有利于卫生;吃饭时“低声”说话也符合国际交往规则和我国温文而雅的饮食品相。这些无论对人的生理还是心理健康,都是十分有益的。后来,在军队的岁月里,不能在马路上吃冰棍、零食等严格的军容风纪,使自己对吃有了更加规范的习惯。
确实,祖母的教诲和军队的生活,让我受益一生,在后来的国内外各类交往似习惯使然,为我的成长扫除了许多不必要的障碍。
不久前有一个外国公司在中国招聘中、高层管理成员,其中一个考题就是吃饭。一些应聘者在不知不觉中被淘汰,原因就是不会“吃饭”。其实,从一个人下意识的“吃钣”品相及其动作,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看出一个人的教养、文化、习惯、秉性、脾气和心理品质。不难想象,一个吃饭时吐沫横飞的人怎能要求他与国际接轨,一个不顾他人只知把爱吃的东西挟到自己碗里的人又怎么与他人合作。
2007年《大学生》杂志一、二期合刊登载仲萍的文章,文章介绍了美国对中小学生吃饭要求很讲究。到食堂吃饭必须学会排队,不排队就可能请到一个遭“处罚”的地方吃;拿到饭以后必须到指定的桌子上吃,不能随便乱坐;吃饭时只允许低声说话,如果不会低声说话,那就让你彻底sient
(保持安静),吃饭中间如果不按要求或出什么纰漏,就可能不让吃饭,而且老师认为饿一顿没什么关系,得让他们必须记住这个教训。这些做法是否都适合中国国情可以讨论,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美国,被不少人认为是最自由的地方,对小孩子的吃饭要求是很严格的,而且不仅仅是营养结构,更多的是吃饭的品德。其实,除了美国以外,不少经济发达国家的《食品基本法》对青少年的吃饭问题都有种种规定。
今天,中国人已经基本走出“饥饿时代”,但人们饮食习惯确与过去没有多大变化。绍兴市关注孩子的吃饭,主要也只是从吃得营养科学入手的,这当然很重要,为此绍兴的做法全国都可以借鉴,都应该借鉴。同时我还认为,孩子除了吃得科学以外,也要学习吃出好的品相,养成好的吃饭习惯,知道节约粮食、不吃“白食”是好的品德等等,这些也都是十分必要的。
要知道,往往就是这些人们不以为然、或小小不然的习惯,影响了孩子的一生,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前一篇:与一位贪官母亲的闲谈
后一篇:风情的阿根廷探戈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