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姑娘,不必再太伤心

(2007-04-05 11:15:14)
分类: 散文

用人中的心理学系列三十

 (看系列点击个人首页)

姑娘,不必再太伤心

 

姑娘,不必再太伤心

 

    又是一年的清明,按惯例携妻儿到八宝山为岳父岳母扫墓。

    在岳父母墓碑前边不远,一家五六口人也正在祭扫,墓碑比较新,墓内人应该谢世时间不长,一家人显得非常的悲怆,其中一个最年轻大约不到20岁的姑娘爬在地上不肯起来,哭得特别的伤心,嘴里不停地诉说,“妈妈,我再也不让你生气了,我再也不气你了”。

    我不敢枉加猜测那位长眠在地下的母亲的去世与姑娘气她有什么关系,那位母亲生前是否真的生过女儿多少气,但明显地能看出,母亲在世前,姑娘的一些作为母亲不一定高兴,不一定满意,甚至为她担忧,也可能真的生过气。这位母亲生气也好、担扰也罢,不管有理无理,有无必要,女儿是否认同?但时至今日,女儿内心深处留下的却是挥不去、抹不掉的无限内疚和伤痛。

    人,往往需要经历了许多的挫折和大部份时光以后,一些事情才会真正理解。

    人的一生往往会留下许多遗憾,但最令人难过的莫过于心爱的人和父母谢世前由于自己不经意或因为过分地考虑了自己的事没有尽到自己应有的责任。有的时候,往往觉得老人的处境还可以,身体也没太大问题而缺少对他(她)们的关爱,应该做的事没及时去做,应该发现的病没及时去发现,应该去看的病没有及时帮助去看而耽误了治疗等等,甚至是自己的小性子让本来有病的父母为自己生气。总之,留下许多不应该做确做了的事和应该做而没有做的事,当自己醒悟的时候又往往为时已晚,即使千方百计地予以补偿也永远难以弥补,特别是当自己为人父、为人母后以后,那些任性和不经意的大意酿成了心底永远补偿不尽的隐痛。一位哲学家说得好,不该做的时候再去做该做的时候没做的事一定是悲剧。

    在这个世界上,同一个爱是永远不能重来的,错过了就再也没有机会了。所以,每一个活着的人,想爱一定去爱,应尽的责任及时去尽,尽管可能自己“事”做少了一些,自己“钱”挣少了一点,但为亲人尽责任的遗憾会减少一点,终生的内疚和自责减少一点。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地球变得越来越小。农村到城市、西部到东部、中国到外国,只要有点活动能力,都可能远离故土。即使在同一个城市里,忙忙碌碌稍不注意,亲人之间一年也未必能见上几次面。“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在今天不必固守,但可怜天下父母心,多少儿女在国内外风光体面,但“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可知多少?

    由此,我想起了《韩诗外传》里的一段话,“夫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说一个叫皋鱼的人周游列国出去寻师学习,很少在家里侍奉父母。岂料父母相继去世,皋鱼惊觉从此再也不能再尽孝道,深悔父母在世时未能好好侍奉,由此追悔莫及!“树欲静而风不止”,是比喻树不喜随风摆动太多,无奈劲风不听树的想法,这是树的无奈;而子欲养而亲不待,但愿人长久,但老人不会因为我们忙碌而放缓衰老的脚步,这是人的无奈!确实,今天如此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为多少人留下了无奈,是啊,不管你近在咫尺还是远涉重洋,慢慢变老是不以任何人抗拒的客观规律。所以,该做的事就赶紧去做,该尽的孝就抓紧去尽。

    我沿着众多的墓碑,一个一个地看上面的文字。文字都很短,但字字勾动着你的心弦,都是一些人间思念最真实、最美好的文字。我仔细地看着每个地下生灵生卒的年限,一口气看了四、五十个,只看到一个是上个世纪出生的,但是在70年代立的碑。可见,人生苦短。我看到的长眠在这里的人,还没有一个能与某一个亲人相处80年的生命。

姑娘,不必再太伤心

    这里是那么的宁静、肃穆,人们都是轻声细语,似乎生怕惊醒了长眠在此的亲人们的美梦。这与一墙之隔车水马龙的长安街是那么的不协调,与几里地外那喧嚣,嘈杂的闹市更是两个世界。当时我就想,人啊,为什么只有到了这个地方的时候才能如此清心、恬淡,才更多地想起了亲情,想起了人生。

姑娘,不必再太伤心

    末了,对姑娘说句话:姑娘,不必再太伤心,记住母亲就行了,地下安睡的母亲一定会原谅你的过去,甚至她原本就没往心里去过.母爱,永远是最无私的,她,一定是更不愿看到你现在这个样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