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健康
四年前,我在报纸上看到一个报导,说美国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对身体好的退休职工给以奖励,老板亲自为其发放特殊的奖品:一件T恤衫,一副网球拍和一笔奖金。
对此我很感慨,深感这是一个有眼光的做法,是一只可引导人们注意健康无形的手。为此,我对当年单位里体检的优秀者,分不同年龄与档次给以奖励,旨在鼓励和引导人们营造自身的健康。因为人的健康不仅仅属于个人,更关系社会,关系单位,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
身体健康是社会的一种节约。许多单位喜欢用年轻人,为什么,一个重要原因,是年轻人生病概率低,劳动力成本也就低。现在许多外国企业招工除专业要求以外,力争招用年龄小的人,不少企业职工平均年龄只有20来岁。一个企业病人少,医疗开支就小。一个家庭就更明显了,只要家里人健康,无论是财力、物力、时间的花费都比较小。无疑,国民的健康,是对社会的节约,对单位的节约,也是对家庭的节约。有农民说一场感冒一头猪,这一方面反映了医药的昂贵,同时也说明生病会加大支出。确实,不少人病生不起呀,还不说受罪。这种情况,古今中外,无不如此,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发达的外国人同样生不起病。所以,鼓励健康,就是鼓励节约。这不仅仅是钱,还有物,还有时间和人的感情。
身体健康是社会的一种和谐。人是不怕穷的,怕的是不均。大家都穷就无所谓穷,都穷也能和谐。所以有人说,你没钱千万别住有钱人的地方,气死你。但不均有时不是社会造成的。我们不难发现,无论城市农村,真正的贫困人家,主要是家有病人,特别是大病和有长期病人的家庭。对一个经济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来说,对这部份的人群的困难还不可能全部解决。过去说“救急不救穷”,也往往是解决部分困难。从另一个角度看,一个社会这样的人家多了,社会负担也必然加重,社会的整体和谐也会受到影响。这并不是说有病的人会去破坏社会安定,只是说社会是“你、我、他”三部份人组成的,无论是自己还是他人,有灾有难总让人不舒服。就如一个家庭一样,家有病人,举家难安,久病床前难孝子,病人也好,身体好的家人也好,心存不安,能欢愉到那儿?
鼓励健康对反腐倡廉有积极意义。对身体健康的人给以鼓励,公款大吃大喝的人会减少,贪赃枉法的人也会收俭。在今天这个社会里,那些有饭吃又贪赃枉法和干大坏事的人,不管别人知道不知道,一般是短寿的。我并不想搞迷信,也不想诅咒,只是按照<<罪犯心理学>>与<<犯罪心理学>>的一般规律,一个长期处在不安与惊恐之中的人,身体内部是不可能协调平衡的。心理学家做过经典的试验,将老鼠和猫放在一只玻璃柜里,中间用玻璃板隔开,不到两个月,有的不吃不喝饿死了,剩下的百分之百的得了癌症。现在只要有太多不义和做了伤天害理的人,即使是那些没有进入高墙的人,有再好的心理素质,干的那些不法行为的心理阴影会伴随终生。不少逃犯往往是在被抓获的那一刻,才真正松一口气,才会有“鱼儿脱钩的感受”;又有多少人整天烧香求佛捐门槛的。人,心理上很难逃脱反叛人类良知和良心的负罪感,特别是在个人与家庭遭受挫折和个人进入晚年以后,这种心理折磨是灾难性和毁灭性的。
要想健康,就规规矩矩做人,否则很难。当然,规矩的人不一定不得病,但干了伤天害理之人很难不得大
病,想健康长寿很难。特别是在现在私密条件越来越少的条件下,不法行为更难隐藏。
现在,无论对城市还是农村人口的疾病困难,国家通过全民健身,医保、降低药价等办法给以了相当的关注与重视,随着国力的发展还会不断的增长与提高。这主要是保障机制,让有病的困难人群有生活上的保障。还应强化另一个机制,就是要激励全民健康的机制,对健康的国民给以精神与物质上的鼓励,除了舆论让人有科学的健康意识以外,还要有一套对健康人群的激励机制。比如,设立个人健康奖,对同年龄段人中体检身体好,平时不看病、少看病的人;对老年人群中突出健康者等等,给以精神与物质奖励,推广健康养生。促进更多的人注意健康,为国家节约资源,增强和谐作更多更大的贡献。
国民健康,也是一个国家强弱的标志。国人甩掉“东亚病夫”帽子,不正是发展的结果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