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此生未完成》,发现除了生死,一切都是小事
(2022-06-23 12:30:59)读《此生未完成》,发现除了生死,一切都是小事
名利权情,没有一样是不辛苦的,却没有一样是可以带去的,你是否还在熬夜加班加点赶项目?赶车带娃还房贷?你是否还在拼着全力去追逐,痛了累了咬咬牙坚持过去。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那些比我还拼命,还不爱惜自己身体的人,都活得好好的,我这点收入的人,还谈什么养生,其实生命本就没有可比性,只是出于对生命的尊重,我们应该爱自己,倾听自己,不是说,等你能力足够了,那些风险和疾病,命运的劫难才回来找你。要知道,当你生病的时候,就会发现曾经健康的自己是多么富有。
疾病是个幽灵,它总是转瞬间把一切清零。31岁的海归博士于娟,站在自己生命的高点时,拼出了大多数人艳羡的人生,却输掉了自己的余生。在生命的最后,她去做了自己认为最有意义的事情,却无关功名利禄,她叹息此生未完成……身体不喊停,我们都没想到慢下来。越来越多关于年轻人患癌去世的新闻闯入了我们的眼球,每一个都是鲜活怒放的生命,每一个都是用力活着的灵魂。在某种意义上,其中好多人都是这个社会上提倡的新青年榜样。这是我们所追求的,但是疾病却从不考虑这个,这就让人倍加扼腕痛心,癌症离我们有多远,于娟谈到,她没有想到自己会得乳腺癌,竟然还成了晚期患者,因为她体格一直很好,家庭也无遗传基因,而且还一直给儿子土豆用母乳。但是,事实就是不给你讲理的机会。在她的生命日记里,于娟反思了四点病原:饮食习惯上的暴饮暴食与胡吃海喝;睡眠习惯上的晚睡成瘾;成年突击作业伤害身体免疫;生活环境中的污染超标。这几点不是于娟一个人的恶习,而是身处于这个快捷时代下,近乎所有人的通病,只是轻重程度不同罢了。
一切关于生命的哲思,都来源于苦难,如果没有那场病,于娟可以算得上是妥妥的人生赢家了,勤奋苦读改变自己的命运,有幸福圆满的家庭和前途光明的锦绣前程,她,乐观自信的性格,有那麽多爱的朋友因为她的直爽性格感染,为她祈祷,却在生命最光亮的时候,戛然而止了。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在生命的烛光奄奄一息的时候,依然不为名,不为利,去写博,告诉那些尚处于跑道上的人们,她所看到的,她所经历的,希望不要再有任何人经历她所经历的,即使是她讨厌的人。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透过生病的大彻大悟,摆脱和洗涤了这个物质世界的名利观,或者说,为了生存资本和体面地活着而挣扎;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在看清人生的底色以后,仍有机会重新来过自己的生活。
生病让我们被迫停下,做一场生病的除法,那些不能舍得的东西,我不能请假,因为会扣好多钱,我不能不熬夜,因为今天的文件不需要交。我们步履匆匆,因为人生好似堆满了不能不去做的事情,我们就像跳上了人生的赛道上,这条赛道上,人们争相往前冲,有人开着飞机,有人乘着火车,有人跑着,有人还在拉着车。身后是什么?是数不清的账单,是在这个社会生存的资本。但是生病了,我们会发现,其实我们追求的幸福感就在于自己的内心,不在于任何功名利禄,就是简单的一点东西就可以满足。有衣可以遮羞,有食可以裹腹,有爱人在身边,有亲人相伴,就是岁月静好的甜蜜与期许。
如果说,史铁生在病榻上写下的《病隙碎笔》是来自于一个学者对生命的哲学审视,那么于娟的《此生未完成》,则是一个普通人对当今社会人生活状况的写实,看透生命的纯粹。如果,我们都无法脱掉这双红舞鞋,于娟的生命日记意义何在?
其实,你我都知道,这种用生命交换来的劝导,能听到心里去,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慢下来脚步,看淡名与利的人,又有多少呢?大部分人只是一边浏览着这本生命日记震惊心痛,一边刷着抖音熬着夜,唱K聚会考前突击,像自己的身体索取着,透支着,过早燃尽人生的光与热,于娟和她的老友郑培源的交谈中,于娟说,在人生的舞台上,我们都是穿上这双红舞鞋的人,但如果能有那么一两个人能听得进去,少熬点夜,多陪陪家人,多爱惜自己,那她的付出就没有白费。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此生未完成》不是告诉我们改变生活的习惯,而是改变我们对待生命的态度,如果人生没有那么长,你还会做现在的选择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