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封面之路】如何让一套书的设计接近完美

(2014-02-18 11:01:08)
标签:

中国的历史

封面

设计

日本

陆智昌

文化

分类: 重点推荐
【封面之路】如何让一套书的设计接近完美
按:“讲谈社·中国的历史”中文版的面世,历时五年,五次调版,十套封面。个中滋味,责编最有体会,因此小编邀请责编分享封面设计背后的小故事,亦谨以此文,向我们的设计总监陆智昌老师致敬!

  “讲谈社·中国的历史”封面之路

  杨晓燕(理想国大众馆主编)

  大概是
2011年 年初的时候,陆老师到公司来,我当时把手中的“讲谈社·中国的历史书系”中的一册拿给他,郑重地请他设计。他持书在手,把玩了一下,说,非常完美!无可挑 剔!他的意思是,日文书无论开本、版式、内封、外封,都做到了极致。全书为很正的砖红色,明亮却不耀眼,很有中国味道,所有的卷用一种颜色统和,各卷用不 同的图片相区别,该图片是本书所写断代的代表元素或器物。理想国中文版在开本上、内文排版上、设计思想上,都与原版有一脉相承的关系。

【封面之路】如何让一套书的设计接近完美
日本版书脊一览(不全)

【封面之路】如何让一套书的设计接近完美
日本版封面设计(04卷,06卷)

  在书的内文版式经历了无数风雨,
N次痛苦的推倒重来后,正文做得差不多了,封面设计便提上了日程。2013年七月,在我等了近一年后,终于等来了第一稿:

【封面之路】如何让一套书的设计接近完美
第一稿,两套方案中的一种

第一稿出炉的时候,老实说我有点失望,与市面上的那些社科书区别不大。我们内部议论了一下,基本上就否决了这个方案。凌云(编辑总监)体贴地说,现在刚上班,先别发邮件给陆老师,你看他文件是夜里四点发来的,醒来一看,封面被否定了。你下午晚些时候发给他,我称是。

又过了一个月,陆老师给我发来了第二稿封面,共做了五套:


【封面之路】如何让一套书的设计接近完美
第二稿,五套方案中的两种,右侧一种几乎成为定稿

静武(艺文馆主编)很羡慕地说,哇,陆老师一下给你做了五种封面,太够意思了。虽然整体上我个人还觉得哪里有缺憾(矫情),但封面打样出来后,觉得很大气。最后我们选定了右图方案。给日方也发过去,进行审核。

七 月份,香港姑娘淑文(美编)离职。她走前一直对这十卷书进行版式调整和彩页设计。陆老师多有不舍,一起约见。那天下着淅沥沥的小雨。我和陆老师聊天的时候 提起,喜欢日本原书的绚丽和大气,相较于日文书,我们的书封面设计,学术味道更多一点点。彼时,我早已接受了中文版封面。陆老师则和我讨论内文和封面的关 系,内文究竟是给什么人看的。有一点学术味道,是否更端庄、更有说服力。

没想到,数日之后,他突然发来了第三稿,这是我非常惊讶的。因为上一版定稿已经发给日方去确认了,我并没有要求陆老师再设计。


【封面之路】如何让一套书的设计接近完美

第三稿, 首次强调统一封面上方的色块标识


第三稿是较为接近日本原书的一稿,打样出来,我满意极了。致电陆老师,他也很高兴。我把打样寄给他,就安排第四卷书和第七卷书的下厂。可他那边,却没有了回音。

日方封面信息已经审核完毕后,我焦急地等待下厂。但因是套书,为了保证封面印刷颜色的统一性,必须十卷(最少五卷)封面一起印,不然,分成几个批次,颜色很难一致。

于是,我的下厂之路就被搁置了。第四卷和第七卷的下厂文件被装袋,束之高阁。

过了二十天,我等来了第四稿。之前,第三稿封面,我们打印了深灰和浅灰,陆老师看了打样,都觉得纸张不显好。


【封面之路】如何让一套书的设计接近完美
第四稿,为加强整理性,腰封的文字颜色及大小做了统一处理

第四稿封面腰封摒弃了第三稿的炫目的颜色,全部采用米黄色,正红的文字(用专色),封面副标题,全部调大,陆老师希望读者看到这个断代的细节。第四稿更加和谐、端庄。这时,陆老师希望改换原定的封面纸,采用 “巨圆的晶鉆水纹纸”,用国产纸和进口纸,分别打了一遍。打样后,感觉是要舒服一些,但那么大量的进口封面纸,在数量上一时难以满足。

在我基本上对催封面不抱希望的时候,201311月,迎来了陆老师的第五稿封面。


【封面之路】如何让一套书的设计接近完美

第五稿,封面上方的色块及腰封文字颜色大小,由统到分


第五稿让我非常意外的是,陆老师又由“统”到“分”,用了不同的颜色,区分各卷。封面腰封也加了图;腰封字体,有了新的调整,并用大小字,突出了重点和层次。我知道,这次改动不知是他经过多少思考、调整的结果。每处字体和细节的改变,也都花尽了心思。 

第五稿封面上,每卷主标题,还用了烫“幻彩银”的表达方式。


【封面之路】如何让一套书的设计接近完美
第五稿打样,标题烫了“幻彩银”

烫“幻彩银”,不是普通打样公司能做到的,是打样后,移交印刷厂处理的,这样一个来回,大概就需要七到十天。恰逢随后陆老师来公司,我拿着新烫的“幻彩银”封面给他看。

我小心翼翼地问:陆老师,您看,这样能下厂吗?“下厂”已经是我2013年最大的“魔怔”。

老师露出微笑,说:这样还不能下,我不知怎么才能下呢。

我心落地。

可是,保守派老吴和新潮派小武都说这“幻彩银”晃得他们眼睛不舒服,那封面,叫一个“闪”啊。

老师说,他生平只用过一次这个“幻彩银”,因为它太俗,而在这端庄的封面里,加上这样一个闪的元素,应该是不是会吸引大众呢?

刘总说:闪得时尚!  

但一部分人的不舒服,终究是个问题,编辑部经过慎重讨论,稳妥起见,放弃“烫幻彩银”,所有的书都下厂印刷,封面标题改试“烫金”和“烫灰”,拿到两种烫好的封面,我们最终敲定了“烫灰”。



【封面之路】如何让一套书的设计接近完美
终稿,书名改成烫灰处理

 

终于,尘埃落定。


【封面之路】如何让一套书的设计接近完美

封面设计只是做书的环节之一。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焦灼、等待、痛苦,但又充满了蜕变的喜悦。只愿你拿到书,内心轻叹,说声:好看。


  中国的历史·详情:
  第01卷 从神话到历史:神话时代 夏王朝
  第02卷 从城市国家到中华:殷周 春秋战国
  第03卷 始皇帝的遗产:秦汉帝国
  第04卷 三国志的世界:后汉 三国时代
  第05卷 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
  第06卷 绚烂的世界帝国:隋唐时代
  第07卷 中国思想与宗教的奔流:宋朝
  第08卷 疾驰的草原征服者:辽 西夏 金 元
  第09卷 海与帝国:明清时代
  第10卷 末代王朝与近代中国:清末 中华民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目送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