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旅行作家舒国治首次大陆读者见面会

标签:
舒国治杂谈 |
分类: 八·卦 |
台湾著名的旅行作家舒国治的简体版《理想的下午》在大陆出版,据称是在梁文道的劝说下到大陆挣点人民币。伴随着北京入冬以来第九场雪花,舒国治陪读者朋友在单向街度过了“理想的下午”。这只是一场沙龙,最被看重的是自然是作者与读者的交流,于是大家发现,舒哥不但善行,同样健谈。
晃过来晃过去的美国流浪史
《理想的下午》一书封面与封底的图片均是舒国治在美国流浪期间拍摄的,当主持人略有迟疑地问,是否可用“流浪”一词形容他在美国的生活时,舒哥嘴角露出不经意的得意,他既认同这个词,又对这段生活有着记忆。虽然这段经历他极少详细地说起。
美国本土48个州,他走了44个,有时候一个走两条甚至三条不同的线路,其实并没有什么也特别的目的,或看看家人、货看看朋友、或看看田野,或只是看看。而选择去美国,一去就是那么长的时间,说起来,舒哥也极为地轻描淡写,当你人生有一段时间没什么事做,你又不想要立刻做这个,不想做那个,那种时候人会跑到一个什么地方晃一下,有的时候是三天,有的时候是一个暑假,我刚好比较久一点,去了七年。
经常被催账的台湾写作史
从美国回到台湾也是因为想起台北也有很多好玩的事情,就回来,慢慢慢慢就停下来,碰巧而已。在很多人的定居生活对舒哥来说只是停留的时间久了一点。对于写作,他同样是这样的态度,舒哥称他一般都是出版社报刊催了或者是手头紧了,才会动笔写字,即使这样他也会先晃晃,一般晃到下午才会写。对于有读者提出会不会想写的时候情感已经不在那里了,舒国治回答说他很少存在情感影响到写作的问题,几乎不需要顾虑到处理情感因素,只需要想,怎么把那一份感受把它表达出来。舒国治说人生不要太多花样,一定可以找到最好的方法,然后很真实地写,不要太考虑将会不会有人赏识。
现场有读者问及散文的写法时,舒国治还提出了一个很特别的观点,写文章特别是做成一本书一定要有韵律,最简单直接的说法是有长有短,这样读起来才舒服。舒哥取了一个通俗的例子,他说王菲的歌不能每一首都是2分45秒,那样大家会听不下去的。
舒哥是怎样成为舒哥的
对于舒国治的生活方式很多人认为是自己无法达到和实现的,现代人被太多的现实因素羁绊了手脚,对此舒国治说他常常建议年轻人要有“去他妈的”的思想,不必那么买账,有些事情要用这四个字处理,不必太当一回事。也许正因为如此他能在大家都觉得紧张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下能活得怡然自得而能感受万物之美。关于现场的生活,舒哥说他是有多少花多少的那种,典型的“月光族”,他不会为了纯粹的钱先忍着,对于很多习惯用数字衡量自己的人,舒国治说那些数字是最多的忽悠。
晃荡在上海
这个初春,舒国治晃荡到上海,据说上海是中国大陆地区他停留的时间最长的城市,但这一次有些特别,3月14日外滩画报主办的外滩讲坛将由舒国治做主讲人,讲一讲“关于晃荡也关于旅行”的故事,这也是舒国治这么多年在上海的首次公开活动,具体活动信息请参见豆瓣网活动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