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融资是假
机构扫货为实
2月25日,伴随着中国联通“巨额再融资”的传闻,沪市终于
“顺利”跌至4192.53点,下跌177.75点,跌幅4.07%。而领跌的中国联通则在“平安”、“浦发”融资的示范效应下迅速下挫,10点10分跌停,收盘时仍有731359手抛单躺在跌停板上等待“出逃”。
其实机构利用电信重组传言炒作已是屡见不鲜的事情,而这次笔者也认为是机构制造融资传闻已达到打压股价的目的。因为电信重组不应该出现大量现金交易以及现金从电信公司流出的现象,再者根据流传范围比较广的电信重组传言,联通卖出C网还会得到部分收入,也就不需要大量现金,所以传出联通巨额融资没有道理。
此外,中国联通执行董事佟吉禄在接受采访时对600亿再融资的传闻也坚决否认,他说:“传闻纯属谣传,公司不存在通过证券市场向投资者公开再融资的计划。”同时,他还提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不要轻易相信谣言。
随着重组日期的日益临近,资本市场日渐活跃起来。这些嗅觉敏锐的资本大鳄们早已对电信市场垂涎三尺。此前每每传出电信重组消息之时,在资本市场上都有一番波动。而这场再融资的传闻,笔者看来无疑是在重组即将破题之时,机构趁机抄底扫货。
就在传出上市公司在融资的第二天,中国证监会也对此问题做出了回应。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说,虽然上市公司提出在融资议案是其按照法律要求通过内部程序的自主行为,但应根据市场情况和自身实际需求,慎重考虑融资规模和融资时机。可见政府管理层已经意识到资本市场不应成为上市公司恶意“圈钱”的工具,做出了相应的投资者教育。而针对一些券商机构放出的烟雾弹,广大投资者更应该小心分析,谨慎对待。
目前,电信重组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笔者认为在谨慎操作的前提下,越快重组越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重组一天没有结果,投行一天不会放弃炒作,上市公司的股价一天不会稳定。广大投资者不但面临重组后的变革,更要面临机构放出的障眼法、烟雾弹。中国的电信运营商能发展到今天这个程度,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功不可没,而广大投资者在支撑企业成长的同时,不但没有获得企业发展的果实,还被大的机构券商所迷惑。投资者对于股市辨别能力有限,往往会迁怒于上市公司,电信企业的形象也收到了损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