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健康,需要有涵养

(2007-11-02 15:20:08)
标签:

随笔/感悟

 俄罗斯有句格言:对自己的父母心怀敬重,你将成为人间的寿星。而涵养就是精神健康,要长寿就得健康,不仅身体健康,还要精神健康。涵养,不仅周围的人需要,每个人自身也很需要。

  有人会想:有涵养的人必定读过很多书,受过良好的教育,或者去过很多地方,还会掌握一些外语,对外族文化也有一定的了解。具备以上的条件,的确有可能成为一个有涵养的人,但不具备这些条件,仍然可以成为一个内心深处很有涵养的人。

  一个真正有涵养的人,见到有价值的文物或艺术品,会由衷地喜欢,会产生审美的愉悦感;面对美丽的自然风光,会情不自禁地赞叹;面对深陷困境的人,会设身处地地为那个人着想,了解那个人,帮助那个人,而不是流露出粗鲁冷淡幸灾乐祸或者嫉恨。涵养不仅仅在于知识,还在于理解别人的能力。

  涵养表现在数不胜数的生活细节中——争论时善于尊重对方,就餐时举止斯文温和,善于不动声色地帮助别人,做了好事却从不张扬,爱惜自然环境,不说粗俗的话,内心没有肮脏的念头......

  我认为的有涵养,还包括对待生活的态度。一些地方的人,虽然他们过着清贫的生活,可是家里出奇地整洁;尽管地处偏远的山野,却喜欢优美的歌曲,还自己创造出不俗的乐调;过日子有条有理,待客人真诚热情;既同情他人的痛苦,更能理解别人的快乐。这是多么高境界的涵养!可在有些地方,贫穷成为一切的借口:守着山林,家里却连一只待客的小板凳都没有,坐着晒太阳的功夫不能从山上砍几段木柴做几只板凳吗?用篱笆围一个厕所,顶上搭一块塑料布就可以遮风挡雨,为全家人带来方便。可有的山民,在他们要居住一辈子的地方,也不愿建一个茅厕,宁肯让全家人随处大小便,理由是反正山窝窝里也没人看。守着山泉,几个月不洗一次澡。这些都是因为贫穷吗?这种对待生活的态度,哪里谈得上涵养。

  一个人的涵养还体现在对周围的任何事物有宽容的态度。精神力量薄弱,是一个人缺乏生活能力的表现——在公共汽车上挤挤撞撞的人,往往脾气暴躁;常常与邻里吵架的人,心理比较阴暗;缺乏审美情趣的人,比较容易抱怨,总觉得自己吃了亏,受了别人的委屈,这样的人生活非常贫乏。以至心灵的缺陷导致身体的衰弱,这样,涵养就和健康产生了联系。

  和蔼,善良,积极的生活态度,向上的生存状态,不仅有助于人的健康,而且可以使一个人变得充满风度和魅力。你注意到了么?一个内心凶残的人,相貌是丑陋而可怕的;而一个有修养的优雅的人,会给人一种亲和力,让人愿意走近他,与他友好相处。

  利哈乔夫的话:做一个有涵养的人——这是人的社会责任,同时,这也是对自己的一份责任。这是个人幸福的保障,也是围绕幸福走向幸福的“美好先兆”。当我们的身体开始经受病痛折磨的时候,我建议把目光转向内心,拷问一下我们自己:病痛是否精神因素造成的,如果是,那就寻找完善我们灵魂修养的途径,让自己变得有涵养,用精神的苦修,去疗治肉体的伤痛。我想,会收到疗效的!我相信!用精神的磨砺去战胜疾病的折磨,最终,我们会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