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漫游费取消还要多久——倪兰

(2007-02-28 09:22:06)
分类: ICT观察
    这两天,看到又有山西省运营商对单向收费表了态,移动、联通山西分公司均已向集团公司提交了单向方案。此外,山西移动还开始对漫游费动刀。
    提交单向收费方案没什么新奇的了,获批应该没什么问题,也就是为目前网上流传的中国手机单向收费地图再多添了一块地方。但是该省却相比其他省份引起了更多的关注,因为其中涉及到了漫游费。单向的矛盾有了缓解之后,居高不下的漫游费就必然成为众矢之的。随便看看今年以来的媒体舆论就能发现,这个情况已经相当明显。
    不过,虽然引起关注,但稍微了解了一下的人都会失望地发现,山西移动这个所谓的取消月租费不过是个特殊的例子,并不是一个风向标,也必不会带来人们期望中的另一次大潮。因为实际情况是,山西移动取消的只不过是省内太原、榆次两地间的手机漫游费,因为这两地间仅相距 25公里,山西省的“十一五”规划已确定要实现两地的“同城化”,今后两地电信资费将统一为同一网的标准。可以说,这两地间能取消漫游费,完全是政府的发展决策带来的。不然,运营商也决不会轻易主动对漫游费动刀,毕竟漫游费的收入在运营商的总收入中占了很大的部分。山西的动作对全国也不具有什么政策性的指向意义,真正具有指向意义的相信只是北京这样的资费高地同时也是政策禁区,什么时候北京松了,全国也才是真松了。
    我觉得取消漫游费的问题,或者哪怕只是这个问题的稍微推进,都不是短期之内能够有成果的。漫游费对运营商是相当重要的收入,相信运营商不会那么容易松口的,虽然现在有些地方运营商也在通过套餐的方式变相减少漫游费用,但多是为推广业务或拓大市场计,大局上是不会有什么变化的。何况国家管理部门在这方面都从来没表过态,所以要想有变化还早着呢,我们只有羡慕一下山西这两地人民的好福气。另外记得之前还听说过山西还是陕西的另几城市也要实现同城化,通信也是同样要做同城业务,恐怕近两年国内的漫游费的取消只能“曲线救国”地通过这种地方大政来实现了。
    只是有些特殊情况是不是应该特殊对待呢?在网上,有网民表示,由于他们地方和山西接壤,所以坐在家中都漫游。这听起来挺可笑,但我国境内地理环境复杂,相信还有不少地方也有着同样或类似的情况。对于这些,运营商和相关电信管理部门是不是应该本着为民的思想先解决下呢?
    说实话,认识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吉斌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但面对面的采访机会并不是很多。此次和古老师做“尖端对话”才得以如此进距离地接触赵吉斌。一个多小时的采访下来对赵吉斌也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赵吉斌是一个宁静而淡泊的人,更是一个专注而执着的人。在整个采访过程中,赵吉斌瘦削的脸庞上始终带着淡定而从容的微笑。毫无疑问,这种淡定与从容来自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积累,来自于“一步一个脚印”的沉淀,更来自于“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专注。一个人在为工作和事业奋斗的过程中,困难和挫折在所难免,孤独和寂寞在所难免。面对这些情况时,怎样才能做到不受干扰、专注如一?赵吉斌表示,要保持淡泊和宁静。
    经验表明,对一件事情,专注一时者众,而始终专注者寡。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一般人很难长期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考验。任何一个成功者的背后都有着坚持不懈的执着追求和艰苦劳动。自2004年接任中国铁通掌门人以来,赵吉斌凭着一份特有的专注精神带领铁通成功完成了从隶属铁道部到隶属国资委的过渡,并成为为数不多的几家国有试点企业,同时也是通信行业内的惟一试点企业。如今,在竞争已趋白热化的中国电信市场,中国铁通也凭借一份专注成长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新兴力量。
    然而,在未来的中国通信市场,随着外资的全面进入,与其它运营商相比,作为后进入者,中国铁通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仍将在“夹缝中生存”。为此,赵吉斌提出,将以创新为动力,加快改革,加强合作,整合资源,建设和谐、效益、活力铁通,突出专业化,做优区域化,突出差异化,争取利用3~5年的时间,把中国铁通逐步打造成为专业化信息通信运营商。这是赵吉斌的专注的又一次体现,虽然不是什么豪言壮语,但从他的口中说出,却字字铿锵,让人信服。专注已经成为赵吉斌和中国铁通的制胜法宝,相信在赵吉斌的领导下,中国铁通将凭借这件法宝不断深挖市场,取得新的胜利。
    附带一言,此次采访的成果《专注——新兴运营商的生存法则》已经发表于通信世界周刊第6期,敬请关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